细菌性心内膜炎可能是细菌直接感染、器质性心脏病等引起的。

1、细菌直接感染:

如果患者的身体免疫力低下或者皮肤以及黏膜出现了损伤,可能会导致细菌侵入人体,如果细菌侵入了血液就可能会引发败血症、菌血症或者脓毒血症,甚至会侵袭心内膜,对心脏瓣膜以及心室壁内膜造成感染,使患者出现细菌性心内膜炎。

2、器质性心脏病: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器质性心脏病,比如二尖瓣脱垂、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退行性变等,会出现细菌容易附着或者繁殖的现象,也会引发感染的情况,严重时会出现心内膜炎,引起发热、畏寒、食欲减退、身体乏力以及出汗等症状,还会引起心脏杂音,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血管栓塞以及血管损害。

患有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静脉补液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阿莫西林钠等,能够起到抗感染的作用,如果患者的病情特别严重,也可以遵医嘱做心脏瓣膜替换术、心脏瓣膜修复术等手术方法治疗,能够改善细菌性心内膜炎引起的症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