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油,为无色至淡黄色或绿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纯馥的薄荷香气,带辛辣而清凉,有强烈的窜透性。在温度较低时有大量的无色晶体析出。存放日久则色渐变深,质渐变黏,易溶于水,与醇、醚、氧仿等均能任意混合,比重(25℃)0.899~0.909。中药材名。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鲜茎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
用法用量为:内服:开水冲,1~3滴。外用:涂患处。
薄荷油,为无色至淡黄色或绿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纯馥的薄荷香气,带辛辣而清凉,有强烈的窜透性。在温度较低时有大量的无色晶体析出。存放日久则色渐变深,质渐变黏,易溶于水,与醇、醚、氧仿等均能任意混合,比重(25℃)0.899~0.909。中药材名。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鲜茎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
用法用量为:内服:开水冲,1~3滴。外用:涂患处。
疏风,清热。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齿痛,皮肤风痒。
1、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本品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故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头痛、发热、微恶风寒者,常配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等同用,如银翘散。
2、用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本品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用治风热上攻,头痛目赤,多配合桑叶、菊花、蔓荆子等同用;用治风热壅盛,咽喉肿痛,常配桔梗、生甘草、僵蚕、荆芥、防风等同用。
3、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本品质轻宣散,有疏散风热,宣毒透疹之功,用治风热束表,麻疹不透,常配蝉蜕、荆芥、牛蒡子、紫草等,如透疹汤;治疗风疹瘙痒,可与苦参、白鲜皮、防风等同用,取其祛风透疹止痒之效。
4、用于肝郁气滞,胸闷胁痛。本品兼入肝经,能疏肝解郁,常配合柴胡、白芍、当归等疏肝理气调经之品,治疗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如逍遥散。
5、此外,本品芳香辟秽,还可用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所致痧胀腹痛吐泻等症,常配藿香、佩兰、白扁豆等同用。
1.《重庆堂随笔》:患风热头疼龈痛,搽患处。
2.《中国医学大辞典》清热散风。治头风,目赤,咽痛。牙疼,皮肤风热。
3.《国药的药理学》头痛、晕船、反胃、胃肠气胀等,涂布或内服。
4.《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疝痛,下痢。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