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一般属于乙类传染病。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因其传染性强、在人群中易引发流行,被我国明确列为乙类传染病。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天内,患者的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
麻疹的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及全身红色斑丘疹,常伴发中耳炎、喉-气管炎、肺炎等,严重者甚至可并发脑炎。其病程一般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四个阶段,其中出疹期是病情的高峰,也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
在治疗方面,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为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和预防并发症。麻疹的预防主要依赖于广泛的疫苗接种,同时,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前往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风险。
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