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后的病人,吸痰护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关乎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与康复进程。正确的吸痰操作能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
气管切开后,患者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通,容易引发感染。因此,吸痰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护理人员需穿戴整洁的隔离衣、戴口罩和手套,使用一次性吸痰管,避免交叉感染。吸痰前,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吸氧,以提高其血氧饱和度,防止吸痰过程中因缺氧而导致的不良事件。吸痰时,动作应轻柔、迅速,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过长,通常不超过15秒,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为了稀释痰液,利于排出,可以给予患者雾化吸入。常用的雾化药物有氨溴索、糜蛋白酶以及庆大霉素等,这些药物能有效分解痰液中的黏多糖纤维,降低痰液黏度,使之更易于咳出或吸出。
在吸痰护理中,还应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和心率的变化,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保持气管切开处的清洁与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防止感染。对于不能自行咳痰的患者,应定时为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松动和排出。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轻其焦虑和不安情绪,有助于痰液的顺利排出。气管切开病人的吸痰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