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病毒治疗后仍可能发生肝硬化。
乙肝抗病毒治疗是延缓病情进展的关键措施,但即使进行了抗病毒治疗,也不能完全杜绝肝硬化的发生。这是因为乙肝病毒感染对肝脏的损害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抗病毒治疗虽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但前期感染可能已造成一定程度的肝损伤,如肝脏炎症持续存在、肝纤维化逐渐进展等。此外,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耐药或应答不佳,导致病毒不能持续被有效抑制。
抗病毒治疗不能完全逆转已经发生的肝损伤。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可能持续进展,最终导致肝硬化,另外,如果患者存在其他导致肝脏损伤的因素。如长期大量饮酒、同时患有其他肝脏疾病、肥胖、不合理用药等,均可增加肝硬化的风险。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并定期监测。部分患者可能因各种原因未能做到,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乙肝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还需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延缓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