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心跳40几下属于不正常现象。这明显低于成年人正常的窦性心律范围,即60-100次/分,临床上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缓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需要仔细分析症状、进行医学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心动过缓的主要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导致机体代谢降低,进而影响心脏功能,使心率减慢。治疗时,可应用甲状腺片、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来缓解症状。
2、心律失常。心脏活动的起源和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异常,可能出现心悸等症状。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包括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盐酸普罗帕酮片等。
3、生理性因素。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运动员可能会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4、心脏疾病。如窦房结功能障碍、房室传导阻滞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心动过缓,需要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
5、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等,也可能导致心动过缓,需调整药物使用。
患者若出现心动过缓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心脏检查。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以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患者也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