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陪婆婆去了一趟医院,因为婆婆总感觉口渴,频繁排尿,还容易疲劳。她听邻居说这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于是我们决定去医院检查。医生详细询问了婆婆的症状,并建议她做一个糖耐,也就是糖耐量试验。婆婆有些犹豫,不确定这个检查是否有必要。
医生解释说,如果并没有出现和糖尿病有关的症状,通常没有必要做糖耐量试验。
但是婆婆已经出现了疑似症状,所以做糖耐量试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种试验方法主要是通过检测口服葡萄糖后血糖的变化,准确评估胰岛功能。
听了医生的解释,婆婆决定接受检查。试验过程中,婆婆需要空腹喝下一定量的葡萄糖水,然后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多次抽血检测血糖。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告诉我们,婆婆的血糖确实偏高,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属于糖尿病前期。医生为婆婆制定了详细的改善计划,包括饮食调整、增加运动和定期监测血糖。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婆婆的症状有了明显改善。她也开始重视起自己的健康状况,定期去医院做检查。
在陪婆婆就诊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了一些做糖耐量试验的注意事项,现在分享给大家!
1、做糖耐量试验前:在试验前3天应维持正常饮食,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可以适量吃芋头、山药、土豆等食物,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在试验前一晚,应禁食至少8小时,但可以适量饮水,确保次日清晨处于空腹状态。
2、做糖耐量试验中:试验中应在5分钟内匀速喝完含有75g葡萄糖的200-300ml温水。之后,应静坐休息,避免过多走动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血糖的测量结果。在喝糖水后的0.5小时、1小时、2小时(有时包括3小时),需准时前往抽血室进行静脉采血,以监测血糖的变化情况。
这次就诊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糖耐量试验的重要性。对于像婆婆这样有糖尿病风险的人群来说,及早进行糖耐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并干预,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所以,当医生建议进行糖耐量试验时,我们真的不应该犹豫,毕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