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渐冻症,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来鉴别

有一个患者近日发现,出现在手以及下臂等位置的肌肉无力、痉挛,不受控制的抽搐等症状,还时常动不了,穿衣都有一定的困难,他十分害怕,因为之前他刚刚接力了渐冻症的“冰桶挑战”,以为自己刚好得了渐冻症,于是打电话给他的医生朋友哭诉,医生朋友让他先不要着急,建议他先来医院做检查和诊断,最终的诊断竟然不是渐冻症,而是多灶性运动神经病,他并不知道还有这种疾病。

那么,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是什么呢?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一般不会危及生命,是一种可治疗的病症。是一种以身体运动神经受累为主的疾病。一般来说,控制肌肉的神经受累,使得身体电信号传递受阻,患者出现肢体无力、抽筋、抽搐等症状。许多患者症状并不明显,甚至无需治疗。少数患者因为肌无力而影响日常生活,出现打字、穿衣困难等问题。多数患者病情发展缓慢,在确诊多年后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尚不清楚。科学家只知道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会错误的攻击神经细胞。对于这种疾病的诱因仍在研究。

那多灶性运动神经病与渐冻症如何鉴别呢?

1、检查:

渐冻症患者需要临床检查外,还需做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测、血清特殊抗体检查、腰穿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甚至肌肉活检,比如肌电图通常呈典型的神经源性损害。患者往往在延髓、颈、胸与腰骶不同神经节段所支配的肌肉出现进行性失神经支配和慢性神经再生支配现象。主要表现为静息状态下可见纤颤电位、正锐波,小力收缩时运动单位时限增宽、波幅增大、多相波增加等。腰穿脑脊液检查通常显示腰穿压力正常或偏低,脑脊液检查正常或蛋白有轻度增高,免疫球蛋白可能增高。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实验室检查中,血清磷酸激酶轻度或中度升高,脑脊液可见高滴度抗GM1抗体阳性。同时患者也需要做周围神经活检,这是对周围神经病进行鉴别诊断的一项重要实验室检查手段。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神经肌电生理检查,一般显示其特征性的改变为持续性、多灶性、部分性运动传导阻滞。

2、症状:

渐冻症一般首发的症状为一侧或双侧手指活动笨拙、无力,随后出现手部小肌肉萎缩,以大、小鱼际肌,骨间肌,蚓状肌为明显,双手可呈鹰爪形,有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肢体麻木等症状。

而90%左右的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患者以肢体远端起病,例如手指尖、脚尖等,且主要累及上肢,早期以肌无力为主。双侧可不对称,分布的区域多与桡神经、尺神经和正中神经支配的范围一致,晚期可出现肌萎缩,大多数的患者可有肌束颤动和肌肉痉挛。少数病人可有一过性的肩部疼痛和轻度的感觉异常,但无肯定和恒定的感觉障碍。

通过检查和症状可鉴别患者患的是渐冻症还是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然后就需要根据患者所患的疾病来进行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