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织炎硬块一直不消,一般可以通过口服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头孢克洛分散片或罗红霉素胶囊来治疗。蜂窝织炎系皮下组织、筋膜下、肌间隙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感染,可分为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口底、颌下蜂窝织炎等。
蜂窝织炎是一种以细菌为致病菌的全身反应炎症。其皮肤症状不明显,多有高热、全身症状等表现。早期可以应用紫外线、红外线可促进脓肿局限,消炎,脓液排出后可选择透热法,如超短波、微波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口愈合。
蜂窝织炎常见病原菌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可由流感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引起。原发性者细菌通过皮肤小的损伤侵入皮下;继发性者通过其他局部化脓性感染直接扩散或由淋巴、血行感染所致。化学物质直接注入皮内也可导致急性蜂窝织炎。好发于发生皮肤创伤者,细菌易通过皮肤创口侵入或经血液及淋巴途径而发生感染。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多发于下腹与会阴部,多由于皮肤受伤且被严重污染,细菌侵入组织而发生。病变多局限于皮下组织,不侵及肌层;口底、颌下蜂窝织炎多见于小儿,多起源于口腔或面部。来自口腔感染时,炎症可导致喉头水肿,压迫气管而引起窒息,可危及生命。表现为颌下皮肤发红、发热、肿胀,可伴有高热、呼吸急促、吞咽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