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d筛查肺结核怎么做

PDD试验即结核菌素试验,是筛查肺结核的关键手段,该方法通过在被检测者前臂内侧注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观察48至72小时后的局部皮肤反应,以判断机体是否感染或曾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在进行PDD试验时,医护人员会仔细测量注射部位硬结的直径,并据此判定结果。若硬结直径小于5mm,则判定为阴性,表明机体可能未感染结核菌。直径在5-9mm之间为一般阳性,可能意味着感染过结核菌或已接种卡介苗。而直径10mm以上则视为中度阳性或强阳性,提示体内可能存在活动性结核菌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PDD试验的结果并非绝对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例如,阴性结果并不能完全排除结核感染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感染早期或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同样,阳性结果也不一定意味着患病,可能只是表示过去有过感染或接种过疫苗。

在治疗肺结核的过程中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等,这些药物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PDD试验作为肺结核筛查的重要一环,对于及早发现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