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我的朋友因为头痛和发热,自行服用了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来缓解症状。然而,由于他对药物的服用间隔理解不清,仅仅隔了3小时就再次服用了药物。不久后,他开始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并感到极度不适。于是我陪同他去医院就诊。当医生得知朋友短时间内重复服用对乙酰时,严肃地指出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医生针对这种情况做出了以下解答,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对乙酰作为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但服用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来进行。短时间内重复服用,可能会导致药物过量,从而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对乙酰在体内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代谢和排泄。如果服用间隔过短,药物在体内积累过多,就可能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朋友听到后非常后悔,这次陪诊的经历也给我敲响了警钟。
医生也给出了一些可操作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严格遵循说明书或医嘱:在服用药物前务必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咨询医生,了解药物的服用方法、剂量和间隔。
2、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如果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应告知医生或药师,以免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风险。
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避免滥用药物。最后,我想提醒大家,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就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