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的外渗是化疗过程中需要严加防范的风险,它可能导致皮肤损伤、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为确保患者安全,医护人员需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化疗药物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如紫杉醇、顺铂和阿霉素等,这些药物的刺激性、渗透压和pH值各不相同,了解这些特性有助于预防药物外渗。
1、严格选择血管通路。优先选择中心静脉导管或留置针,以减少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和损伤,降低外渗风险。
2、规范操作流程。在化疗药物输注前,要确保通路畅通,输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红肿、疼痛,应立即停止输注。
3、合理安排药物输注顺序。对于多种药物联合化疗的情况,应根据药物的刺激性和pH值合理安排输注顺序,以减少对血管的损伤。
4、加强患者教育。向患者详细解释化疗的注意事项,教导他们如何自我观察和报告异常情况。
5、建立应急预案。一旦发生药物外渗,应立即按照预案进行处理,包括局部封闭、冷敷、药物外敷等,以减轻组织损伤。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接触化疗药物的外渗风险,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