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发病率一般相对较高。
川崎病,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中较为常见,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川崎病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感染、免疫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
川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持续高热、多形红斑样皮疹、球结合膜充血、草莓舌、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及手足硬性水肿等。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长期影响。
在治疗方面,目前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醋酸泼尼松。阿司匹林具有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是川崎病的基础治疗药物;而醋酸泼尼松则主要用于治疗难治性川崎病。
除了药物治疗外,对于川崎病患者还需要特别注意定期随访,监测心脏功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抵抗力;避免接触可能的感染源,降低复发风险;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
综上所述,川崎病发病率相对较高,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细致的护理,患儿的预后通常是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