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在于早期识别、及时干预,以稳定生命体征,控制感染源,恢复组织灌注,并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
感染性休克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治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快速液体复苏
感染性休克常伴随血容量不足,因此,迅速进行液体复苏是关键。通过静脉给予等渗晶体液或胶体液,以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维持血压稳定。
2、控制感染
及时确定并控制感染源是根本措施。根据临床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类或氟喹诺酮类等,以迅速控制感染进程。
3、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在充分容量复苏的前提下,若血压仍不稳定,可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升高血压。
4、纠正酸中毒
感染性休克可能导致代谢性酸中毒,需要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适当给予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以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5、支持治疗与监护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同时,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和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
综上所述,感染性休克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液体复苏、控制感染、药物支持及细致的监护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患者能够平稳度过危险期,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