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子病”,是一种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痉挛导致的头部向一侧偏斜的病症。该病在婴儿中较为常见,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颜面部和颈部的发育畸形。治疗策略多样,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及手术等。
小儿肌性斜颈的成因复杂,可能与产伤、局部缺血、宫内姿势不良等因素有关。患儿出生时并无异常,但不久后颈部会出现肿块,逐渐导致胸锁乳突肌挛缩,形成斜颈。
治疗策略
1、物理疗法:包括按摩、拉伸等,旨在促进血液循环,软化挛缩组织,通常由专业人员指导家长在家中实施。
2、矫形器具:如头颈支架或胸腰带,在睡眠时佩戴以维持正确姿势,主要针对0-3岁婴幼儿。
3、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能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此外,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片、氯唑沙宗片,可降低肌肉紧张度。
4、肉毒素注射:通过局部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暂时阻断神经信号传导,减少异常肌肉收缩。
5、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且影响生活质量者,可采用颈部肌肉切断术等微创手术纠正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以避免后遗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