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身体的健康,也更加注重养生,而拔罐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式。拔罐法,或称吸筒疗法,在古代称为角法,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已经有记载,历代中医文献中也有很多的论述。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的空气,造成负压,然后吸附在人体的穴位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拔罐前后最好不要喝酒
拔罐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而酒精进入血液后会麻痹语言中枢、呼吸中枢、躯体运动中枢以及周围血管,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言语不清、呼吸频率加快,走路不稳等症状,还有可能会造成血压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不符合中医养生以及拔罐调理气血的原理,所以拔罐前后最好不要喝酒。
哪些人不适合拔罐
因为拔罐是直接作用于皮肤的表面,使皮肤充血,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使气血运行通畅。所以,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的人不适合拔罐,否则会使症状加重。
孕妇以及月经期女性不适合拔罐,孕妇不适当的拔罐可能会造成先兆流产,而月经期女性拔罐则有可能造成月经量过多。
另外还要注意,高热抽搐的人以及人体心脏、大血管的分布部位,也不适合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