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身体的健康,也更加注重养生,而拔罐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式。拔罐法,或称吸筒疗法,在古代称为角法,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已经有记载,历代中医文献中也有很多的论述。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的空气,造成负压,然后吸附在人体的穴位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拔罐前后最好不要喝酒

拔罐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而酒精进入血液后会麻痹语言中枢、呼吸中枢、躯体运动中枢以及周围血管,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言语不清、呼吸频率加快,走路不稳等症状,还有可能会造成血压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不符合中医养生以及拔罐调理气血的原理,所以拔罐前后最好不要喝酒。

哪些人不适合拔罐

因为拔罐是直接作用于皮肤的表面,使皮肤充血,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使气血运行通畅。所以,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的人不适合拔罐,否则会使症状加重。

孕妇以及月经期女性不适合拔罐,孕妇不适当的拔罐可能会造成先兆流产,而月经期女性拔罐则有可能造成月经量过多。

另外还要注意,高热抽搐的人以及人体心脏、大血管的分布部位,也不适合拔罐。

拔罐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拔罐时因为需要暴露体表,所以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受凉。

2.拔罐的时候要选择适当的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如果体位不当,或者骨骼凹凸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罐子容易脱落。

3.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适合的罐。

4.拔罐后皮肤会出现充血,会出现鲜红色或紫色的瘀斑,还有可能会出现瘙痒,这都属于正常现象,这时候应该避免用手抓或者挠这些部位。

5.拔罐后皮肤的毛孔是张开的状态,这时候应注意防寒保暖,不要洗澡,以免寒湿等邪气进入体内。

参考文献

陈丽华,李雪冰.拔罐疗法的临床应用[J]吉林中医药.2004年08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