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吃奶粉消化不良怎么回事怎么办

婴儿吃奶粉消化不良一般是过度喂养、奶粉温度过低、腹部受凉、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衡等原因引起的,可以去医院查明原因后通过加强生活管理、按摩、口服药物等方法改善。

1、过度喂养:

如果给婴儿喂奶的次数过于频繁或者一次喂奶量比较多,容易加重胃肠负担,会出现腹胀、哭闹不安等情况。可以适当的减少喂奶量或者喂奶次数,按需喂养能够改善这种情况。

2、奶粉温度过低:

冲奶粉的水温比较低,会对消化道造成刺激,导致消化功能减弱,从而出现腹部胀满的情况,还会影响婴儿的情绪。在冲调奶粉时,一定要控制好温度,不要过高或者过低,以免影响奶粉的营养价值。

3、腹部受凉:

所处的室内温度比较低,腹部受到寒冷空气刺激后,也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从而出现吐奶、腹泻等症状。可以根据气温的变化适当的增加衣物,也可以将双手搓热后逆时针按摩腹部,有助于症状缓解。

4、乳糖不耐受:

如果所选择的奶粉中含有乳糖,婴儿身体内缺乏乳糖酶,也会引起大便溏稀、排便次数增多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可以更换不含乳糖的奶粉,能够使症状改善。

5、肠道菌群失衡:

如果肠道中的有益菌过度滋生,也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从而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还会影响体重增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治疗,这些药物可以在喂奶之前服用,能够使效果更加明显。

由于婴儿的年龄比较小,属于特殊人群,家长需要做好日常护理工作,对生长发育有一定好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