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如果不治疗,不会转化为什么病,但是可能引起并发症,比如引起肾输尿管积水、膀胱扩张等。
尿崩症最坏可转为什么病
尿崩症是一种神经内分泌性或肾脏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 主要与精氨酸加压素不同程度的缺乏或肾脏对精氨酸加压素不敏感有关。尿崩症分为中枢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妊娠性尿崩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大量排尿、烦躁、极度口渴与大量饮水。尿崩症患者起病较急,一般起病日期较为明确。
治疗方面,中枢性尿崩症可以用激素替代治疗,比如醋酸去氨加压素片。肾性尿崩症需要保持足够水负荷和限制钠摄入、排钠利尿,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比如吲哚美辛等,针对继发性肾性尿崩症患者治疗原发疾病等。妊娠性尿崩症的治疗,包括饮水调节,以及使用1-脱氨基8右旋精氨酸加压素(DDAVP)。
有尿崩症的患者,要早发现,早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
鞍区肿瘤术后尿崩症的处理下一个问题我们要讨论一下,鞍区肿瘤术前或者术后,常常会发生或者引起尿崩,所谓的尿崩就是说大量的排尿,跟正常的病人比尿量相当多,甚至于几升,那么这种情况呢,发生于术后,往往是跟手术操作有关,那么我们知道,在丘脑下部有一个排尿中枢,那么鞍区肿瘤,在切除肿瘤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难以避免的,产生丘脑下部的损伤,这个时候会产生尿崩。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对病人的术后,要做一个很好的管理,对于医生来说要根据化验指标,保持病人的血液的电解质离子,以及血浆渗透压的平衡,保持他的水盐代谢的平衡,根据化验的指标来给病人输液,指导病人的饮食,病人这个时候,要听从大夫的医嘱来处理,平稳的把术后尿崩这个阶段,把它渡过过去,往往这都能够经过良好的处理,都能够恢复到正常的水平,不用担心,也不要有很大的心理压力。02:21
-
伊可新ad为什么不建议长期吃伊可新AD一般指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并没有不建议长期吃的说法,建议吃到18岁。这是新发布的《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的建议,里面明确指出婴儿出生1周内开始补充维生素AD,每天补充维生素A1500-2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并持续补充至18岁。会有这个提问应该是家长有两个方面的顾虑,一是有必要吃吗?二是长期吃会不会过量中毒?其实家长是多虑了,首先调查研究发现,维生素A缺乏及边缘缺乏在我国儿童中较为普遍,维生素D的缺乏及不足率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为避免儿童维生素A、D缺乏所带来的免疫力下降、身高发育缓慢、近视、贫血、过敏以及心理行为发育异常等问题,长期、预防性补充维生素AD很有必要。其次,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每粒所含维生素A、D的量是预防剂量,在专家共识建议剂量范围内,也是基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生理需要量,而且孩子即便能从饮食和晒太阳的途径获取一部分维生素A、D,也是很有限的,它们叠加起来距离中毒剂量也很远,所以长期吃也不用过度担心。现在家长们明白了吧。02:28
-
尿崩症是什么病尿崩症是指精氨酸加压素又叫做抗利尿激素严重缺乏或是部分缺乏,或者是肾脏对于精氨酸加压素不敏感,导致肾小管吸收水的功能障碍,同时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尿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青少年比较多见一些,病因可以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病因两大类,原发性的又分为遗传性和特发性的。第一、继发性的尿崩症,50%的患者是下丘脑神经垂体部位的肿瘤,10%由头部创伤所导致,此外少数的中枢性尿崩症有脑部感染性疾病,比如说脑膜炎、结核、梅毒、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或者是其他的肉芽肿的病变、血管病变引起来这种激发性的尿崩症。第二、特发性的尿崩症,占30%左右的比例,临床上找不到任何病因。第三、遗传性尿崩症,少数中枢性尿崩症有家族史,常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会有明显的家族发病的倾向。语音时长 1:30”
-
尿崩症为什么导致低钠血症所谓的低钠血症指的是患者血浆中钠离子的浓度小于135mmol/L。正常的情况下,身体内的钠离子浓度一般是135~145mmol/L左右。如果患者出现低钠血症严重的可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患者出现乏力甚至是脑水肿,认知功能障碍的问题。尿崩症之所以导致低钠血症,是因为尿崩症的患者产生抗利尿激素水平是低下的。由于抗利尿激素水平低下,所以患者尿量会多,每天尿量甚至能够达到四五千毫升,大量的水分从肾脏中露出同时也会带走大量的电解质。而钠离子是身体内最重要的一种电解质,尿崩症的患者可能会因为大量的水分排泄而导致低钠血症。另外由于抗利尿激素水平分泌的下,这个激素本来就有调节钠离子水平的作用,激素缺乏也会导致患者血浆中钠离子维持不住。语音时长 1:52”
-
为什么会尿崩症病情分析:尿崩症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凡有烦渴、多饮、多尿及低比重尿者应考虑本病,必要时可进行禁水加压素试验及血尿渗透压测定,多可明确诊断。意见建议:中枢性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精氨酸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肾性尿崩症是由于肾脏病变引起肾远曲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抗利尿激素受体和水孔蛋白及受体后信息传递系统缺陷,对抗利尿激素受体失去反应。
-
什么叫尿崩症尿崩症是一种以患儿完全或部分丧失尿浓缩功能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特征为烦渴,多饮,多尿排出,低比重尿。造成尿崩症的原因很多,婴幼儿患者烦渴时哭闹不安,饮水后即可安静。儿童患者多尿或遗尿,常是父母最早发现的症状,每日尿量多在四升以上,多者达十升以上。
-
尿崩症最坏可转为什么病尿崩症,一种由肾脏功能或神经内分泌异常导致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虽然不会直接转化为其他具体疾病,但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主要潜在风险包括膀胱扩张和肾输尿管积水等,这些并发症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尿崩症的成因复杂多样,包括颅内肿瘤影
-
尿崩症的治疗尿崩症的治疗可以用激素替代疗法,比如用去氨加压素,这是适用于中枢性尿崩症的,其他的药物包括氢氯噻嗪、卡马西平等等,治疗过程当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中枢性尿崩症可以是某些肿瘤的首发表现,所以首次发现的中枢性尿崩症应该随访鞍区的磁共振,儿童和青少年更为重要一些。2,激素替代疗法的常见副作用是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