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血脂水平正常的情况下,动脉斑块的形成也是可能的,这主要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包括但不限于血管内皮损伤、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慢性炎症以及遗传因素等。
1、血管内皮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均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引发斑块形成。
2、血流动力学改变
在血管分叉、弯曲或狭窄部位,血液流动会产生涡流,这些涡流会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进而促进斑块在这些部位的形成。
3、慢性炎症
慢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炎症,可导致血管壁发生炎症反应,从而加速动脉斑块的发展。
4、遗传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有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与基因对血脂代谢、凝血机制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有关。
5、其他风险因素
高龄、性别(男性多见)、肥胖、缺乏运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也是动脉斑块形成的潜在风险因素。
为预防动脉斑块的形成,除了控制血脂外,还应关注血压、血糖等指标,并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增加运动、均衡饮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