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在基底节、丘脑和脑桥等脑的深部区域。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缺血性微梗死灶引起的一种脑梗死临床类型,主要由于脑深部穿通动脉闭塞导致。多发生在基底节、丘脑和脑桥等脑的深部区域,极少发生在脑的皮质和白质,血管壁发生病变后闭塞,缺血梗死后留下不规则微小腔隙,因此被称为腔隙性脑梗死。本病多见于有多年高血压的中老年人,55岁之后发病率明显增高。临床症状可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心情抑郁、肢体沉重感等。本病一般病情较轻,预后较好,但容易复发。
造成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性因素有肥胖、吸烟、饮酒、缺乏运动、酗酒,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因此平时生活中应该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才能减少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