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13价肺炎疫苗是预防肺炎球菌感染的重要手段,然而,部分接种者在接种最后一针后可能会出现发烧症状,甚至体温高达39度,这种情况通常是由疫苗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或偶合其他疾病所引起。
疫苗不良反应是常见原因之一,13价肺炎疫苗作为灭活的病原微生物,注射后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部分人群在此过程中会出现发热反应。这种发热通常为一过性,且很少超过38.5度,但如果出现高热,可能是个体差异导致的较为强烈的免疫反应。
过敏反应也可能导致发热,虽然13价肺炎疫苗安全性较高,但仍有个别接种者对其中的某些成分过敏,进而出现包括发热在内的过敏症状。此时,除了发热,还可能伴有皮疹、红肿等其他过敏表现。
不能排除的是,接种者在接种疫苗时已存在潜在感染,如细菌性感冒等,而疫苗接种后刺激了免疫系统的反应,使得原有症状加重,体温上升。这种情况下,发热可能伴随着其他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等。
针对上述不同原因导致的发热,处理原则也有所不同。对于疫苗不良反应引起的轻微发热,通常无需特殊处理,适当给接种者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观察即可。若体温较高,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咨询医生,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物理降温或酌情使用退热药。对于过敏反应引起的发热,应立即就医,必要时使用抗过敏药物。若是偶合其他疾病,则需根据具体病情,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