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游泳后手脱皮怎么回事怎么办

小孩游泳后手脱皮可能是浸泡时间过长、消毒剂刺激、缺乏维生素、真菌感染、皮肤过敏等原因引起,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改善。如果手脱皮症状持续加重,且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就医治疗。

1、浸泡时间过长:

手部皮肤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会使皮肤的角质层吸收过多水分,导致角质层细胞膨胀、松散,从而出现脱皮的现象。属于一种正常现象,平时可以减少游泳的时间,一般在一段时间后,手部脱皮现象会自行缓解。此外也可以涂抹护手霜,帮助皮肤恢复水分。

2、消毒剂刺激:

游泳池通常会使用含氯消毒剂来保持水质清洁,小孩的皮肤比较娇嫩,对这些消毒剂可能更为敏感,消毒剂可能会刺激皮肤,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从而出现皮肤干燥、粗糙、脱皮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涂抹尿素软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维胺酯维E乳膏等药物治疗,将该药物均匀的涂抹在脱皮部位,并对手部皮肤按摩2~3分钟,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利用。

3、缺乏维生素:

如果小孩平时饮食不均衡,缺乏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会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游泳后由于皮肤受到一定的刺激,缺乏维生素的皮肤可能会出现脱皮现象。平时可以多吃胡萝卜、南瓜、火龙果等新鲜的蔬菜水果,以补充体内所需要的维生素。必要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多维元素片、维生素C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治疗。

4、真菌感染:

小孩在游泳时,如果手部接触到被真菌感染的物品或水,就有可能被感染,真菌在手部皮肤生长繁殖,破坏皮肤组织,引起脱皮、瘙痒等症状。可以遵医嘱涂抹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药物治疗。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每天对小孩的个人物品进行高温消毒处理,以预防真菌的传染。

5、皮肤过敏:

如果小孩对水质过敏,可能会使机体产生过敏反应,免疫系统会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引起皮肤炎症和损伤,表现为皮肤瘙痒,脱皮,起红疹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等药物治疗。每天可以使用毛巾包裹冰块,对患处冷敷10分钟左右,以促进毛细血管收缩,对改善皮肤瘙痒症状有帮助。

小孩游泳后要及时冲洗身体,尤其是手部,保持皮肤清洁,注意手部保湿,涂抹护手霜。游泳时应选择卫生条件好的游泳池,减少感染的风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