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液一般不传播,不具有传染性。
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是因为病原微生物经过血液途径感染了心脏瓣膜或者心室壁内膜引起的,患病后会使患者出现发热、寒战、食欲不振等症状,还可能会引起进行性贫血、脾肿大、皮肤淤点、指甲下线状出血等,如果病情特别严重,甚至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心力衰竭、脑脓肿、肾动脉栓塞等,但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没有传染性,所以也不会出现血液传播的情况。
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以选择静脉补液治疗,临床常用的药物有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阿莫西林钠等,能够清除体内的病原微生物,起到控制感染的作用。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可以选择做手术治疗,比如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脏瓣膜修复术等,能够清除已经感染的组织,还可以重建心脏的结构以及瓣膜功能,起到预防栓塞的情况,帮助患者的病情恢复。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能够减少机体的消耗,对机体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还要保证摄入的营养充足,合理安排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