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后几天了还出水泡可能是皮肤未恢复、炎症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接触过敏原等原因引起,出现这种情况后,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1、皮肤未恢复:
皮肤在烫伤后,如果没有做好局部的护理,会影响到表皮的恢复,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而且皮下还会有组织渗出液,这些渗出液在局部聚集会形成水泡。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涂抹湿润烧伤膏、烧烫伤膏、红霉素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将该药物均匀地涂抹于患处,并对皮肤进行按摩,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对加速皮肤恢复有帮助。
2、炎症感染:
皮肤在烫伤后的几天,如果受到了炎症感染,在炎症的刺激下,会在皮下流出炎性渗液,从而形成水泡,并伴随着发红、肿胀、瘙痒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涂抹碘伏、碘酒、医用酒精,能够起到抗菌的作用,对促进炎症消退有帮助。此外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阿莫西林胶囊,青霉素V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治疗。
3、真菌感染:
烫伤部位的皮肤可能会受到真菌的侵袭,会使皮肤出现糜烂、起水泡、瘙痒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涂抹复方酮康唑软膏、硝酸咪康唑乳膏、克霉唑乳膏等抗真菌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疾病期间,应加强患处皮肤的清洁,不可以对患处进行抓挠,以免诱发皮肤破溃加重病情。
4、病毒感染:
如果烫伤部位的皮肤受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或单纯疱疹病毒的侵袭,会导致皮肤部位出现水泡,并伴随着发热、肌肉酸痛、皮肤疼痛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涂抹喷昔洛韦乳膏、膦甲酸钠乳膏、阿昔洛韦乳膏等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在使用该药物之前应保持双手清洁,同时禁止和他人共用私人物品,以免引起疾病的传染。
5、接触过敏原:
如果患者属于易过敏的体质,在皮肤烫伤期间进食了过敏食物,或者对使用的烫伤药物过敏,可能会诱发机体产生过敏反应,导致皮肤出现水泡,还会出现剧烈的瘙痒症状。患者应及时停用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涂抹炉甘石洗剂、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在用药期间不可以吃辣椒、大蒜等食物,以免对皮肤造成刺激加重瘙痒的症状。
患者在治疗疾病期间应加强患处清洁,如果水泡较大,也可以在医生操作下使用一次性针头将水泡刺破,然后进行包扎处理,可以加快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