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切脾能治愈,少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切脾不能治愈。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感染、免疫因素、脾脏作用、遗传等因素可能会诱发患者发病。此外,其发病机制可涉及T细胞、B细胞、巨核细胞、细胞因子等方面。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一般起病隐匿,患者常有皮肤黏膜出血,如瘀点紫斑、瘀斑及外伤后止血不易等,部分患者还可有口腔黏膜、鼻出血等症状。其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并无根治的方法,临床易于反复,易发生显著的血小板减少而诱发明显出血,甚而危及生命。
大多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做脾脏切除手术后能治愈,因为做了脾脏切除手术后,人体就会失去破坏血小板的场所,所以血小板水平就会明显提高。目前临床数据显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进行脾脏切除手术后,总有效率可达到75%左右,少数患者做了脾脏切除手术后血小板数量依然下降,因为有些血小板减少症是因为再障贫血、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引起的,这些疾病应用切脾手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