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是女性生理周期的一部分,期间子宫内膜脱落,伴随着出血。在进行尿液检查时,月经血可能会污染尿液样本,导致尿检结果出现异常。
月经血中的红细胞会进入尿液,使得尿液中的红细胞计数升高,这可能会被误判为血尿,进而影响对泌尿系统健康状况的准确判断。月经血中的蛋白质和其他成分也可能污染尿液,干扰尿蛋白、尿糖等指标的检测结果。这些成分的混入会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使得医生难以准确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和代谢状况。月经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这可能会影响尿液中的化学成分,如pH值、尿比重等,进一步干扰尿检的准确性。
在月经期间进行尿检,还需注意尽量避免在月经高峰期进行尿检,以减少月经血对尿液样本的污染。如确实需要在月经期间进行尿检,应在采样前清洁外阴,尽量收集中段尿,以减少污染。若尿检结果异常,可在月经结束后复查,以排除月经干扰。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维生素C等可能会影响尿检结果,应在检查前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暂停服用。对于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使用的降糖药、高血压患者使用的降压药等,应在尿检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综合判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