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血小板99,大血小板比率偏高
2020-07-24 1902次
病情描述:
血小板99,大血小板比率偏高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答咨询实录
为你推荐
-
血小板怎么增加增加血小板需要看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疾病引起的则需要对疾病病因进行处理。常见的如脾功能亢进的患者需要对脾功能亢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以通过手术进行处理;其次,其他原因引起的,如化疗药物引起的可以暂停化疗药物;血小板生成药物引起的,或病毒感染及辐射引起,都可以针对根本原因进行处理。患者还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促进血小板的生成,如维生素B12,还可以补充叶酸等等。01:19
-
吃什么补充血小板吃什么可以补充血小板,要看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什么。由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所导致的血小板减少,需要吃激素或者是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也可以吃艾曲泊帕、雄激素等,或皮下应用促血小板生成素,以及进行脾脏切除等,都可以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所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则需要吃环孢素、雄激素来促造血小板治疗。如果是白血病所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则需要进行化疗。如果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则需要抗幽门螺杆菌治疗。01:22
-
大血小板比率首先这个大血小板比率是指的大血小板占总的血小板的比例,即为十二分升或更大的识别值中的大血小板比率,是指相对于这个离子的一种数值,血小板是由一种叫做产血小板型聚合细胞而形成,具体形成的机制不是很详细,对于产血小板型聚合细胞很大,它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成为许许多多小小的血小板,而大血小板就是没有被充分裁剪的血小板。它的这个临床的意义,主要是说明血小板形成小小血小板的机制发生障碍,成熟度降低,可以见于一些原发性的血小板增多症,聚合细胞系的白血病这些疾病,结合临床情况,为了确诊我们可以做一个骨髓穿刺来进行明确诊断,而对于大血小板的比率降低,说明血小板的成熟度较高,如果血小板数和大血小板比值同时减少,那么说明可能存在出血的情况。语音时长 1:30”
-
血小板细胞比率偏高血小板是由骨髓中成熟的聚合的包浆脱落而来,形态多样,大小不一致,易于聚集和破坏,在形成白色血小板栓,释放血小板因子促进血凝和血块收缩等方面,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是研究止血和凝血障碍的重要指标之一。生理变化,在运动,进餐后,血小板升高,休息可恢复,正常人每天血小板数有6%到10%的波动,晨间较低,午后略高,春季低,冬季高,妇女月经前血小板会降低,经期第一天血小板可降低一半,后又逐渐升高。病理变化:1,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急性失血,脾切除手术后溶血性贫血,针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脾功能亢进,再生性贫血,放射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白血病,免疫性或特发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某些药物引起。语音时长 02:11”
-
大血小板比率plcr偏高大血小板比率PLCR偏高一般是由于急性感染、失血过多等因素引起的,可以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或者输血治疗。1、急性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繁殖,会引起组织损伤,导致大血小板比率PLCR偏高,患者一般会伴有发热、咳嗽的症状,甚至会诱发泌尿系统感染,导致出现尿频、尿急等不适症状。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
-
平均血小板体积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平均血小板体积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可能是由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疾病导致,可根据医生的指导服用药物治疗。1、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直接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由于骨髓巨核细胞持续增生和血小板增多且功能异常导致,起病缓慢隐匿,发病时可能没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可能会出
-
大血小板比率偏高你好,拍了发一下
-
大血小板比率偏高1.7大血小板的比率偏高,说明血小板成熟度降低,可以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部分类型的白血病(M7型)等,要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才有意义。如果仅有一个检查值偏高,则没有多少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