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谷氨酰基转肽酶偏高,122.3
2020-03-31 1286次
病情描述:
谷氨酰基转肽酶偏高,122.3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答咨询实录
为你推荐
-
转肽酶142是肝纤维化吗转肽酶142并不提示患者一定有肝脏纤维化,转肽酶主要是反映肝脏功能的其中一项指标,但并不是主要指标。一般转肽酶在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以及和骨代谢相关疾病中,会出现升高。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女性一定要排除,是否有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胆管炎。根据转肽酶的数值,不能判断患者是否有肝脏纤维化。肝脏纤维化的诊断,我们需要有患者的症状、体征,要结合生化、血常规、凝血,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影像学,包括腹部超声、肝脏瞬时弹性测定,以及腹部CT,甚至我们还要进行肝脏组织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判断患者是否有肝脏纤维化。01:26
-
谷氨酰胺转氨酶偏高原因谷氨酰胺转氨酶是肝功能里面最敏感的肝酶之一,在肝细胞受到损伤的时候,会释放到血里面去,引起血里面酶含量的增高。肝功能受损的原因很多,至少有十个原因,最常见的比如肝炎病毒,包括感染甲肝、乙肝、丙肝、戊肝等等肝炎病毒造成的肝损伤,可以引起转氨酶的增高;第二饮酒可以引起肝功能异常、肝酶增高;第三个常见原因就是药物,有一类是对肝功能明确有损伤的药物,包括抗结核药、化疗药、抗肿瘤药、抗生素等是明确的,另外还有成分不太明确,但是可以造成肝功能损伤的,比如中药、保健药。除此之外还有免疫性原因、胆汁淤积、先天性的肝酶缺乏,所以引起转氨酶增高的原因是非常多的,如果增高,一定要到专科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再给予针对性的治疗。01:43
-
谷氨酰转肽酶偏高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可以见于原发性或者转移性肝癌,阻塞性黄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胆道感染、肝硬化,以及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某些药物都可能会导致谷氨酰转肽酶偏高,谷氨酰转肽酶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当中,肾内最多其次是胰,以及肝脏。胚胎期乙肝内最多,在肝内主要分布于肝细胞浆,以及肝内胆管上皮当中,该酶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失代偿期,都会出现升高。阻塞性黄疸时该酶因贫节障碍而逆流入血,发现肝癌时该酶在肝内合成亢进,都会导致谷氨酰转肽酶的偏高。所以出现该酶偏高就要考虑以上疾病,针对以上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一些特性的辅助检查进一步确诊,确诊以后应该积极的治疗原发病。一般情况下能够对原发病加以控制,那么谷氨酰转肽酶也能够逐渐恢复正常。语音时长 1:28”
-
γ-谷氨酰转肽酶偏高γ-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原因,临床上,γ-谷氨酰转肽酶的参与正常值为8到50,如果γ-谷氨酰转肽酶超过这个范围,就是γ-谷氨酰转肽酶偏高。一般原因有几点:一、急性病毒性肝炎,坏死区域临近的肝细胞γ-谷氨酰转肽酶偏高。二、慢性活动性肝炎时,γ-谷氨酰转肽酶常高于正常值的一到两倍,如果长期升高可能,有肝坏死的倾向。三、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病人中,γ-谷氨酰转肽酶多成中度或高度增加,大于正常值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而其他系统的肿瘤多属于正常。语音时长 1:30”
-
γ-谷氨酰转肽酶偏高γ-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原因,临床上,γ-谷氨酰转肽酶的参与正常值为8到50,如果γ-谷氨酰转肽酶超过这个范围,就是γ-谷氨酰转肽酶偏高。一般原因有几点:一、急性病毒性肝炎,坏死区域临近的肝细胞γ-谷氨酰转肽酶偏高。二、慢性活动性肝炎时,γ-谷氨酰转肽酶常高于正常值的一到两倍,如果长期升高可能,有肝坏
-
r-谷氨酰转肽酶偏高γ-谷氨酰转肽酶增高是功能受损的一种表现,一般常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肝癌病人。正常值为3~50U/L。如果轻度增高,生理性增高可能跟脂肪肝,感冒,发热,大量饮酒有关。某些药物也会有肝损伤,导致谷氨酰转肽酶增高,大量增高跟肝癌有关系。可以采空腹血进行检测,这个指标是反应肝脏功能
-
谷氨酰基转肽酶132把报告发过来
-
谷氨酰转肽酶偏高谷氨酰转肽酶增高,可以见于肝肾疾病,比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药物性肝损害,酒精肝等,还有肾积水,肾结核,慢性肾炎等。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判断才有意义。如果仅是检测值偏高一点,没有多少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