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宝宝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比率33.9,血小板
2020-09-15 1363次
病情描述:
宝宝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比率33.9,血小板总数331,大血小板数目28,大血小板比率8.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答咨询实录
为你推荐
-
中性粒细胞比率低怎么回事中性粒细胞比率低最常见的原因有:一、药物引起,消炎药物,如替硝唑、甲硝唑等,还有抗甲状腺的药物等,都可能会由于药物性损伤而引起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可能会引起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三、急性病毒感染时,如流感病毒、风疹病毒等,由于免疫反应的降低也可能会造成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四、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化疗时,由于化疗、放疗会损伤造血干细胞,造血功能衰竭,也会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01:39
-
中性粒细胞数高的原因中性粒细胞数偏高最常见的因素是感染性因素,例如身体被细菌、真菌和非典型性病菌感染时会出现中性粒细胞数偏高。非感染性因素中,若患者有免疫系统的疾病也会发生中性粒细胞偏高,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缔组织病,或者出现了结核病,还有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在这些疾病发生时中性粒细胞比例也会偏高。人在极度免疫低下时也会发生中性粒细胞偏高,例如出现肿瘤或者出现艾滋病等情况也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数偏高。在血液系统的急症中,例如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情况也会发生中性粒细胞偏高。01:39
-
血常规中性细胞比率首先在这个血常规的检查,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占到50%的70%,我们知道中性粒细胞相当于人体内的战士,可以吞噬和杀伤侵入到人体的病菌,以及体内的代谢废物和衰老的细胞,正常值是在50%到70%,根据我们医生的病情判断。一般是以临床症状为主,然后再参考大常规的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对于白细胞增高的情况,一般考虑就是身体里面合并有细菌的感染和中毒,可以及时的消炎或解毒,如果减少,再结合症状,排除那有没有一些伤寒、副伤寒、麻疹和病毒感染的情况,所以说根据综合的分析结果,来对症的进行治疗,一般效果都是比较好。语音时长 1:15”
-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偏高胃炎首先,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这个往往代表着可能是有细菌感染或者是应激。胃炎患者如果出现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有可能是胃炎造成的疼痛而出现应激出现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因为疼痛会产生疼痛因子,因此造成骨髓释放中性粒细胞偏高的情况。再者可能就是合并感染,炎症,尤其是胃炎这个时候合并感染时会出现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的情况。胃炎包括慢性胃炎和急性胃炎,如果不合并感染,往往会出现血常规正常的,中性粒细胞比例也是正常的。而只有急性化脓性胃炎这个时候会出现中性细胞比例偏高。同时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体炎会出现慢性的贫血,慢性出血性胃炎也会出现贫血的情况。但是中性粒细胞偏高在胃炎中不一定是急性化脓性胃炎,如果是慢性胃炎合并有感染也会出现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语音时长 01:39”
-
血常规中性细胞比率首先在这个血常规的检查,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占到50%的70%,我们知道中性粒细胞相当于人体内的战士,可以吞噬和杀伤侵入到人体的病菌,以及体内的代谢废物和衰老的细胞,正常值是在50%到70%,根据我们医生的病情判断。一般是以临床症状为主,然后再参考大常规的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对于白细胞增高的情况,一
-
中性粒细胞33.9正常吗中性粒细胞33.9×10^9/L一般不正常。中性粒细胞是临床常见的血常规检测中的一种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比率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正常情况下,成人中性粒细胞比率在50%~70%之间,绝对值在(1.5~8.0)×10^9/L之间,指标升高考虑是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引起的,中性粒细胞33.9×10^9/L
-
宝宝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偏高细菌感染
-
儿童血小板偏高,中性细胞比率偏低您孩子的检查结果可以拍个图片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