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客观症状有哪些?
2020-02-12 1064次
病情描述:
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客观症状有哪些?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答咨询实录
为你推荐
-
高原肺水肿什么症状高原肺水肿是指病人,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之后,出现安静时的一个呼吸困难、胸闷、胸前的压塞感、咳嗽、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这个和患者因为到高原上之后,空气稀薄,含氧量少,机体出现的一个低血氧的状态。患者要是病情进一步加重的话,会因低血氧、呼吸衰竭,出现一个严重的头疼、恶心、呕吐,甚至于昏迷的一个症状。所以高原肺水肿,也要及时地救治,首先要给予吸氧,纠正身体的一个低血氧状态;第二减轻肺静脉压,维持身体的血气交换的一个功能,还要及时地脱离低氧的一个环境,给予患者规范的一个诊治和治疗。01:22
-
高原反应肺水肿原因高原反应肺水肿是指病人进驻到,一般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因为空气稀薄、含氧量低,身体会出现一个低血氧的状态,再加上寒冷、劳累、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会进一步加重低血氧的症状。患者会出现咳嗽、气短、胸闷,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会面色苍白、周身乏力、心率加快、全身出虚汗等这些症状。再加上身体出现低血氧之后,使血流重新分配,外周血管的收缩,引起肺内的一个高灌注,使肺血管内的液体,渗透到肺泡肺间质,和细小支气管内,从而形成肺水肿。高原反应肺水肿的治疗,首先一定要及时地吸氧,尽量脱离低氧的状态,再给予药物控制,肺水肿的治疗。01:33
-
高原性肺水肿症状高原性肺水肿,如治疗不及时,病情可能进行性加重出现死亡。因此对于治疗高原性肺水肿,可以采用阶梯升高的办法,并可以预防用药,直至进入高原3天后。其临床表现主要是患者进入2500米到3000米,2-5天后出现极度乏力,头痛,劳力性呼吸困难,干咳,以及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病情加重时,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气促,端坐呼吸,全身紫绀,咳泡沫痰,甚至患者逐渐出现昏迷,因此对于高原性肺水肿,对于急病症应及时处理,避免病情进行性加重。语音时长 01:13”
-
高原性肺水肿症状高原性肺水肿多见于初次进入或重返高原的患者,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患者在进入高原一周内起病,乘坐飞机进入高原者多在3天内起病。患者主要的症状有咳嗽,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并有头痛、呼吸困难、气短,多不能平卧。查体可见口唇发紫或面色呈土灰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者是痰鸣音,患者胸片可见散在的片状或絮状模糊阴影,近肺门处可呈蝶翼状,病变可呈局限性或两肺野不对称。严重者絮影浓度高、范围广,可融合成片状。语音时长 01:22”
-
高原反应肺水肿症状高原反应肺水肿通常包括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等症状。当患者去到高原地区时,由于空气中的氧气稀薄,患者体内的氧吸入不足,会诱发机体缺氧的症状。主要是因为环境氧气过低时,患者神经激素释放,血流动力学发生了变化,微血管灌注过多,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升高,毛细血管渗出从而诱发了肺水肿。当肺脏出现了结构或功能
-
高原反应肺水肿症状初入海拔3000m以上地区,特有的低压、低氧环境使人极易出现头痛、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睡眠障碍、恶心、呕吐等急性高原反应,迅速登山更易发病,部分人症状一周左右消失,但还有少数人症状急剧加重,发展为高原肺水肿或高原脑水肿等致命性疾病。
-
预防高原肺水肿进入高原前多了解高原的气候特点,了解有关高原病的知识,消除对高原环境的恐惧心理。做严格的健康检查。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初到高原一周内,要注意休息,逐步增加活动量,减少和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过度疲劳。患过高原肺水肿的患者容易再次发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药物预防,如攀登前24小时预防性服用乙酰唑胺,或地塞米松。
-
急性肺水肿的护理措施性肺水肿的主要护理措施。 答:(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意识状态,皮肤颜色及温度,呼吸状况、咳嗽、咳痰情况、肺部哆音的变化并监测血气分析结果。 (2)体位:坐位,两腿下垂,注意保护患者防止坠床。 (3)镇静:烦躁、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会加重心脏负荷。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协助患者咳嗽、排痰。 (5)吸氧:给予高流量吸氧(氧流量6~8L/min),并可通过酒精湿化给氧。 (6)药物护理:迅速建立两组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