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肝功能衰竭该如何的进行分类
病情描述:
肝功能衰竭该如何的进行分类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肝功能衰竭在临床上根据病史,疾病特点及病情进展速度分类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
意见建议:
肝衰竭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要注意少吃多餐,给予低脂、高糖、丰富纤维素、适量蛋白质等易消化饮食。要戒烟、禁酒、接种肝炎疫苗。
为你推荐
-
肝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是什么肝脏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是结合症状和主要的指标来诊断,如肝昏迷、胆红素升高等,肝脏一旦急性衰竭,病人的愈后是很差的。因为肝脏在人体内担负很多功能,如消化、解毒的功能,同时还有包括一些如激素灭活、最重要的凝血功能,所以肝脏功能衰竭常会表现在各个方面功能受损;临床上最常见的指标,如病人胆红素会升高,凝血的指标尤其凝血酶原活动度会很低,正常的80%而此时可能只有20-30%甚至0%,这些客观指标提示肝脏是严重受损的。当然临床上也会有一系列表现出来症状,如肝功能衰竭、肝昏迷,是肝脏的解毒功能受损之后,造成病人大量毒素无法经肝脏过滤掉,而进入颅脑屏障造成的脑损害;还有如凝血功能不好,出现全身的出血点,或者是黄疸即胆红素高浑身黄等一系列的症状,可以简单的判断。01:40
-
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检查的指标可以概括为这样的几项指标,一个是与肝脏相关的酶学指标,就是我们所说的转氨酶,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这些都是反应了肝细胞膜受到损伤的这样的一些指标。另外还有就是胆红素的指标,因为胆红素是在肝脏中代谢的,所以胆红素的升高能够反应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间接的就反应了肝脏干活的能力。另外还有白蛋白和球蛋白,这两项蛋白的指标。因为白蛋白是在肝脏中合成的,而球蛋白是在肝脏中灭活的,所以说白蛋白越高,说明肝脏干活的能力越好;而球蛋白越低,说明肝脏干活的能力越好。因此这两项蛋白,以这两项蛋白的比值,就能够来反应肝脏的功能。01:11
-
肝功能衰竭该如何的进行分类肝功能衰竭根据病情进展速度,可以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及慢性肝衰竭,根据病情进展速度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急性肝衰竭,也称爆发性肝衰竭,起病急,发病在两周以内出现中度以上的肝性脑病。第二类是亚急性肝衰竭,起病比较急,发病在两周以上,出现肝衰竭的临床表现。第三类是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既往有慢性肝病,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损害,称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第四类是慢性肝衰竭,主要是在既往有肝硬化的病史上出现的慢性肝功能损害,慢性肝衰竭一般进展时间比较长,预后较急性肝衰竭及亚急性肝衰竭要好一些。语音时长 01:08”
-
肝功能衰竭如何分期肝功能衰竭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1.早期(1)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呕吐和腹胀等严重消化道症状;(2)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171umol/L或每日上升≥17.1umol/L);(3)有出血倾向,3o%<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4)未出现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2.中期在肝衰竭早期表现基础上,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以下两条之一者:(1)出现2度以下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2)出血倾向明显(出血点或瘀斑),且20%<PTA≤30%。3.晚期在肝衰竭中期表现基础上,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以下三条之一者:(1)有难治性并发症,例如肝肾综合征等;(2)有严重出血倾向,PTA≤20%。(3)出现3度以上肝性脑病;语音时长 1:30”
-
肝功能衰竭怎么治疗病情分析:肝功能衰竭患者可以应用保护肝脏和降低转氨酶的药物治疗,必要时需要通过规律透析的方法提高生活质量。引起肝功能衰竭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是肝癌、肝硬化和药物性肝损伤,部分原因引起的肝功能衰竭,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意见建议:肝功能衰竭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适当的吃一些保肝护肝的食物,保持大小便通畅,禁止饮酒。如果出现水肿、乏力、皮肤发黄、昏迷等症状时,需要尽快到医院面诊。
-
肝功能衰竭能活多久病情分析:肝功能衰竭能活多久,现在医疗技术也无法准确进行预判。患者需要根据自身身体整体情况,来进行综合判断和评估,极大的取决于患者其他疾病的影响。意见建议:患者在自身肝脏衰竭的情况下,首先选择的治疗方式就是肝移植。但该患者最终能够活多久,也要看自身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和自身的体质。
-
肝功能衰竭如何分期肝功能衰竭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1.早期(1)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呕吐和腹胀等严重消化道症状;(2)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171umol/L或每日上升≥17.1umol/L);(3)有出血倾向,3o%<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4)未出现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2.中期在肝
-
肝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是一种因为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患者的肝脏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代谢失常,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这类疾病以病毒性肝炎引发出现病变为主要途径;病毒类感染也可能导致出现这种病症;还有其他方式也可能出现这种疾病,如药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