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心肺复苏的有效特征是什么
病情描述:
心肺复苏的有效特征是什么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患者的面色或口唇颜色由紫绀变为红润;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由消失变为恢复;大动脉的搏动可触及,如颈动脉、桡动脉可触及搏动;患者的血压能够被测量出,且收缩压>60mmHg;自主呼吸恢复,口鼻有气体呼出。
意见建议:
建议当发现有人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局部或全身抽搐,呼吸变浅或停止,皮肤苍白或发紫,大小便失禁等情况时,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现场实施心肺复苏抢救。
为你推荐
-
心肺复苏的步骤心肺复苏的步骤,心肺复苏的步骤简单来说,有以下几步,第一,我们要评估患者,是否出现了心跳,呼吸骤停,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触及他的颈动脉搏动,以及我们鼻翼扇动,判断他的呼吸循环情况,第二个我们要大声地呼叫,呼叫周围人帮忙或者拨打120,并告知准确部位,第三,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将患者平躺于平地上,或者硬木板上,然后对他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的位置位于胸骨正中,男性就在两侧乳头中间,我们按压的时候,以我们的双手的大鱼际垂直交叉,双手不要弯曲,以身体上半身的力量,完全压迫他的胸骨,按压的深度要达到5个厘米以上,频率在100到120次之间,每按压30次的时候,我们要给予2次人工呼吸,这个时候我们要清空他的气道,保证气道畅通,这个时候给予人工呼吸,再进行30比2这样一个比例,循环进行心肺复苏。01:36
-
什么是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心肺复苏技术的统称,是指我们针对呼吸循环衰竭停止的极危重病人,而采取的一系列的抢救措施。包括有胸外按压,以替代心脏建立有效循环,恢复心脏跳动;以人工呼吸代替患者自主呼吸;以心外除颤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以有效的心血管活性药物刺激,帮助建立有效循环等一系列技术的统称。其主要的核心包括有快速建立有效循环,恢复其呼吸,建立气道通畅等等。01:07
-
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是什么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是患者恢复自主的呼吸和心跳。判断呼吸时,将耳朵贴近鼻孔处,能感受到气流流出,用眼睛能看到病人的胸廓有起伏。心跳恢复的有效指标是用右手食指、中指并拢,触摸颈动脉搏动,能触摸到颈动脉搏动,用听诊器听心前区能听到心跳的声音,给病人测上肢血压,发现血压收缩压在60mmHg以上,同时病人的面色、口唇、甲床由青紫变为红润。查看瞳孔可看到散大瞳孔已缩小,瞳孔对光反射恢复。病人意识改善,甚至完全清醒。语音时长 01:17”
-
心肺复苏有效指标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主要包括下面几点:第一,自主心跳恢复,听诊可听到心音,触及大动脉搏动,心电图示窦性、房性和交界性心律,这时为心房扑动和颤动,是自主心跳恢复的表现,可测到血压。二、瞳孔的变化,由散大逐渐缩小并且对光反应恢复。三、脑功能开始有好转的迹象,包括1、意识好转。2、肌张力增加。3、自主呼吸恢复。4、吞咽动作的出现。以上几点就是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语音时长 1:30”
-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心肺复苏有效的指征包括: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患者恢复自主心跳,可以触及大动脉搏动,测量上肢收缩压在90/60mmHg以上,患者恢复意识,散大的瞳孔变为缩小面色,对光反射存在,面色、口唇、甲床、皮肤等色泽转为红润。一旦确定患者心肺复苏成功,需要将患者摆放合适的体位,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转到重症监护室给予进一步的高级生命支持。
-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什么病情分析:心肺复苏是针对患者呼吸、心跳骤停采取的救命抢救措施,的目的是为了恢复患者的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希望通过人工按压,让心脏有一定的循环来维持脑或肾等主要器官的血流灌注,同时通过人工呼吸使肺有气体交换防止因为器官缺氧、缺血导致功能衰竭。意见建议:遇到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不要慌张,要立即采取心肺复苏,并呼叫旁人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若旁边无人时要先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拨打急救电话,电话可以打开免提,以免影响心肺复苏的操作。
-
心肺复苏的步骤是什么心肺复苏的步骤主要分为评估周围环境、评估患者是否有意识、胸外按压、开通气道、人工呼吸等步骤。1、评估周围环境:在实施心肺复苏之前,应确定所处环境是否安全。如果有危险因素,要尽量带着患者脱离危险区域,到达安全区域,再做心肺复苏。2、评估患者是
-
心肺复苏的7个有效指征心肺复苏(CPR)是在心跳骤停情况下采取的紧急救治措施,其成功与否可通过七个有效指征来评估。这些指征不仅验证了CPR的正确实施,而且是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的重要标志。1、恢复自主呼吸。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是CPR成功的首要标志,表明心肺功能开始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