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什么是腹泻
病情描述:
什么是腹泻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腹泻是一种症状,也就是拉肚子。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排便紧迫感,肛门不适,失禁。可以分为慢性腹泻和急性腹泻,慢性腹泻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常见的一般是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导致。急性腹泻大多是感染引起的。治疗方面一般需要进行病因治疗,比如抗感染治疗。
意见建议:
为你推荐
-
什么是小儿腹泻儿童腹泻病,并不是单一的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类型的疾病。腹泻,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的增加,和大便性状的变稀,这两方面都可以叫腹泻。腹泻并不是单一的因素,它有感染性的因素,和非感染性的因素。感染性的因素,平常感染了病毒、细菌、真菌和支原体,包括寄生虫,都可以引起腹泻。非感染性的因素,比如吃多了消化不良,也可以引起腹泻,比如对乳糖不耐受,也可以引起腹泻,比如天气变凉了。我们也由于胃肠蠕动增加,也可以出现腹泻,天气变热了,体内的消化酶分泌得少了,消化功能不好,也可以引起腹泻。根据他的病程,可以分为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根据他是否有脱水的症状,有轻型的腹泻和重型的腹泻,也许轻型的腹泻,只需要吃药就可以,重型的腹泻可能要去医院。腹泻病是儿科最常见的病,尤其是两岁以下的孩子,所以一定要重视儿童腹泻病。01:41
-
小儿腹泻是如何分期的对于小儿腹泻分期,主要是分为三期。1.一般来说,腹泻时间小于两周的,我们称为急性腹泻,然后我们经过早期的治疗,基本可以得到恢复。2.如果小儿腹泻时间达到两周,到两个月之间,我们称为是迁延不愈期,这种情况治疗起来比较棘手,而且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会比较受罪。所以我们建议,早期一定要得到很好的控制。3.第三,就是慢性腹泻,就是超过两个月以上的腹泻。这个对于孩子来说,会影响孩子的发育生长。所以说家长,一定要了解腹泻的分期,然后针对情况进行积极的治疗。01:17
-
什么是腹泻?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指排便次数多于平时,粪便稀薄,含水量增加,有时脂肪增多,带有不消化物,或含有脓血。正常人一般每天排便1次,个别人每2~3天排便1次,或每天2~3次,且粪便成形,不应称为腹泻。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和手术后的病人,常常会发生直肠性便秘,此时由于粪便嵌塞于直肠腔内,刺激直肠黏膜,可有排便次数增加,且伴有里急后重感,有时还会有黏液排出,也不应列为腹泻,其实际上是严重的便秘,这种便秘需灌肠或用手挖帮助排便,医学上称之为假性腹泻。语音时长 1:04”
-
什么是腹泻?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甚至细胞带有黏液,和胃消化的食物等,如排液状便,每日三次以上,每天粪便总量大于二百克,其中粪便含水量大于80%,则可以认为是腹泻。在临床上可以分为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超过两个月者属于慢性腹泻,在临床上腹泻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有些因素又可以互为因果。如果患者出现了腹泻,建议不要擅自应用偏方和秘方,最好去医院检查。语音时长 1:17”
-
什么是腹泻腹泻的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症,多有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本病症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症,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以夏秋两季为多见。常见病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脏腑虚弱。
-
什么是腹泻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正常人每日大约有9L液体进入胃肠道,通过肠道对水分的吸收,最终粪便中水分仅约100~200ml。若进入结肠的液体量超过结肠的吸收能力或(和)结肠的吸收容量减少,就会导致粪便中水分排出量增加,便产生腹泻。
-
什么是腹泻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的一种消化疾病。通常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而且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的一种消化疾病。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
-
什么是便秘,什么是腹泻便秘是一种排便困难的感觉。腹泻这是常见的一种症状,就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便秘是指每周排便次数少于三次,并且还伴有粪便干净、排便困难等多种症状,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只是偶尔发生便秘,是常见的现象,所以不用太过于担心,但是便秘持续时间超过12周的时候就属于慢性便秘。患有便秘的患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