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胆囊息肉直径如何算
病情描述:
胆囊息肉直径如何算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胆囊息肉是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样病变,胆囊息肉的直径一般是通过胆囊息肉的基底乘以胆囊息肉的高来计算的。
意见建议:
建议胆囊息肉的患者,一般胆囊息肉在8毫米以下时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一般不会出现恶变的情况。如果超过8毫米,建议患者应及时的进行手术治疗。
为你推荐
-
胆囊息肉手术如何胆囊息肉,一般来说,如果发作比较频繁,疼痛比较重,息肉个头比较大,超过1.0,基底部比较宽的话,就可以进行手术切除。一般手术采取切除胆囊,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种微创手术来切除,它的恢复比较快,创伤比较小,出血很少,病人住院时间也短,它对身体的干扰也少,术后比如说肠粘连,这种并发症也很少。有的部分的医院,它采取保胆取息肉的这种,通过术前的检查,了解胆囊的功能和息肉的位置、数量。因为息肉,如果单纯切除,还保留胆囊,风险比较大,复发的几率也有,而手术操作也较困难。01:14
-
胆囊息肉如何治疗?胆囊息肉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疾病,经常都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的,但是因为我们体检,往往是做B超,或者是其他影像学检查,这些检查并不能够确定,这个息肉一定是良性或是恶性的,所以临床上一般会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这样一个结果,那么对于这个病变,绝大部分其实都是良性的,而且大部分是胆固醇性的,这种情况都是不需要特别去处理的。一般就是建议患者定期复查,但是在观察过程中,如果息肉有明显的增长,或者是息肉长得非常缓慢,但体积还是超过了1厘米,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积极考虑去做一个预防性的切除,主要是为了避免以后,息肉发生癌变的这个情况。01:07
-
胆囊息肉直径如何算对于患者胆囊息肉直径大小的判断来说,一般多考虑是行上腹部彩超检查,在空腹的情况下测量患者胆囊内息肉大小直径的情况,一般如果患者胆囊息肉直径小于一厘米,可以继续观察,每隔半年或者一年复查上腹部彩超,测量患者胆囊息肉大小直径的变化,如果患者胆囊息肉的直径超过一个厘米,就要积极考虑行进一步的外科手术治疗,首选的方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并且在手术切除胆囊之后将患者的胆囊及息肉送病理科进一步行染色切片检查,判断患者胆囊息肉的性质,另外看患者胆囊内有无其他病变的情况。对于胆固醇性息肉的患者来说,平常患者应注意少吃一些胆固醇含量过高的食物,如鸡蛋的蛋黄,动物的内脏,动物类的脂肪以及海鲜类的鱿鱼,这些食物当中含有的胆固醇多较高,患者长期食用之后,会引起患者高胆固醇血症,致使患者胆囊息肉进一步增大的可能。语音时长 01:17”
-
胆囊息肉直径怎么算胆囊息肉是长在胆囊壁上的小突起,一般都是良性,如果把胆囊息肉放大100倍就类似于长在地表面上的小树桩,胆囊息肉的直径就等于胆囊息肉的底乘以胆囊息肉的高,比如5×3毫米,4×7毫米这样。一般来说在五毫米以下的胆囊息肉相对比较稳定,可以每半年左右复查一次B超;如果胆囊息肉直径达到八毫米以上,说明这个胆囊息肉很有可能在长大的过程中,建议缩短为每三个月左右复查一次B超;如果胆囊息肉直径超过一公分以上,建议做胆囊切除。语音时长 01:13”
-
胆囊息肉直径怎么算病情分析:胆囊息肉是长在胆囊壁上的小凸起,一般以良性居多。胆囊息肉的直径是以胆囊息肉的底儿乘以胆囊息肉的高。例如,2×3毫米,4×3mm。意见建议:胆囊息肉患者可以半年复查一次B超。一般在5mm以下的胆囊息肉比较稳定。进行b超检查时,如果发现胆囊直径出现增长。建议三个月左右进行一次B超检查。如果胆囊息肉增长到一公分以上,建议手术治疗。
-
胆囊息肉怎么看直径病情分析:胆囊息肉一般是通过彩超或者是CT看直径,在彩超下可量出其距离胆囊壁的长度和宽度,就可以算出其体积,而CT可以通过计算软件来计算其直径。意见建议:胆囊息肉的直径对于后续的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当直径越来越大,尤其是超过10毫米及以上者,就需要积极的完善相关检查,行手术治疗。
-
胆囊息肉直径怎么算胆囊息肉是长在胆囊壁上的小突起,一般都是良性,如果把胆囊息肉放大100倍就类似于长在地表面上的小树桩,胆囊息肉的直径就等于胆囊息肉的底乘以胆囊息肉的高,比如5×3毫米,4×7毫米这样。一般来说在五毫米以下的胆囊息肉相对比较稳定,可以每半年左右复查一次B超;如果胆囊息肉直径达到八毫米以上,说明这个胆囊
-
胆囊息肉如何自愈在临床上,胆囊息肉一旦发生,是不会发生自愈的,所以说,对于胆囊息肉的认识要全面。胆囊息肉属于胆囊的良性病变,但是,有一部分胆囊息肉会引发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比如说,右上腹部疼痛、腹胀、食欲不振等,此时,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积极的治疗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