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儿发烧艾灸哪里
病情描述:
小儿发烧艾灸哪里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发烧的话要看是什么类型引起的发烧,一般只有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烧才可以使用艾灸治疗,风寒感冒引起发烧主要取穴为大椎穴、风池穴、曲池穴、合谷穴、关外穴,在这些穴位上灸10分钟,如果艾灸治疗效果不明显的话,还是需要采取药物治疗。
意见建议:
为你推荐
-
腹泻艾灸哪里针对于腹泻、腹痛,我们一般艾灸的部位。第一个可以艾灸腹部上面的一些穴位,比如说大肠的募穴、天枢穴,还有中脘穴。当然也可以艾灸神阙穴,但是艾灸神阙穴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烫伤了。第二个我们可以艾灸一些背俞穴,例如膀胱经上面的一些背俞穴,比如说大肠俞、胃俞,这些穴位可以调节我们的脏腑,缓解腹泻的一些症状,同时也可以艾灸四肢的一些穴位。比如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特别是针对一些急性腹泻,我们可以艾灸梁丘穴,对于缓解腹痛、腹泻的症状效果还是不错的。01:05
-
肩周炎艾灸哪里艾灸是中医针灸的一个非常特殊,而且非常有效的一个治疗手段。中医是将艾条点燃以后,利用艾条燃烧过程当中,所释放的热量,以及艾条燃烧过程当中,释放的艾烟,还有艾条燃烧过程当中,所发出的红光,这三种因素来治疗疾病。那么艾灸的一个特点,首先是热,因此艾灸它适合的是风寒侵袭型的肩周炎,会疗效更加的显著。那么艾灸灸在哪个位置呢,我们要根据患者的这个病理的特点和病理机制,来进行设计这个治疗的穴位。肩周炎粘连的位置,最重的是在肩周炎的前方。我们可以怎么找呢,我们患者可以自己在肩周炎的这一侧,仔细的去寻找,去触摸最疼痛的点,在这疼痛的点找到以后,我们可以自己拿一个笔,标记下这个点,然后自己拿着艾条在局部,距离我们的皮肤大约3—5公分的距离,来回的回旋,这叫回旋灸。或者是距离皮肤上下远近,这叫雀啄灸,如小鸟啄食一样,可以进行回旋和雀啄的艾灸方法,这是肩关节前方。那么肩关节的侧方也是的,我们选取的位置,可以让患者自己仔细的去通过触摸,去寻找最痛的这个点。有些患者随着病情的时间延长,甚至可以摸到像疙瘩一样的东西,像胡豆,像蚕豆这样的一些硬的粘连,挛缩的疤痕组织。而这种疤痕组织,往往来源于肩关节囊,它是引起我们肩关节活动受限的责任病灶,我们可以在这些位置着重的艾灸。每次一个部位,可以灸15分钟到30分钟,每天灸一次,或者是间隔一天灸一次。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艾灸过程当中,尽量的避免烫伤,以免产生其他的不良后果。02:56
-
孩子发烧艾灸哪里一大椎穴,大椎穴为诸阳之汇,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有其调和阳气的作用,补阳气也可泄气。最适合方法为手持艾条,温和两岁以内的孩子每穴艾灸五分钟左右,用手感应热度,温热潮红即可,艾灸时间可以适当延长,成人一般每穴十五分钟左右。二肺腧穴,肺腧穴是肺脏之气出于背部之所,是主宰全身在表之卫气,固护人体之正气不受邪气。方法为:每穴大约五到十分钟,每天视情况,艾灸一到两次。三神阙穴,任督穴又名其中,艾灸神阙穴可以温补元气。这些穴位可以改善发烧,注意艾灸后要大量喝温开水,不能碰凉水,8小时后再洗澡。语音时长 2:01”
-
发烧艾灸哪里效果最好灸大椎能快速解决发烧的症状,大椎是退热效果最好的穴位。从中医角度看,发烧是身体阳气亢盛抵御外邪的过程,所以艾灸的时候找阳气最盛大的地方,也就是大椎穴。身体阳气最足的地方是督脉,督脉主人体一身之阳气,督脉阳气最盛大的地方就是大椎,身体十二条经络、六条阳经都在这里汇集,所以重点灸大椎穴。如果艾条覆盖的面积大,比方说陶道穴和身柱穴都是可以的。然后发烧患者平时注意多喝水,加快体内新陈代谢,注意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不要穿过多的衣物,注意身体散热,然后可以多吃一些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增强身体免疫力。语音时长 1:24”
-
孩子发烧艾灸哪里小孩发烧艾灸一大椎穴。大椎穴为诸阳之汇,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二肺腧穴。肺腧血是肺脏之气出于背部之所,是主宰全身在表之卫气,固护人体之正气不受邪气。三神阙穴,任脉穴又名其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元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
-
小儿咳嗽艾灸哪里取穴:身柱穴是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的一个穴位。,取穴时,使宝宝自然正坐平肩,略向前低头,在第三胸椎下陷中取之。方法: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开始可间日1次,10次以后,可每周灸1次或每月灸1-2次。妈妈把手放在宝宝的背上,同时感受温度,避免宝宝被烫伤。
-
小儿消化不良艾灸哪里小儿消化不良可以艾灸足三里穴,它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艾灸此穴能调节胃肠功能,增强消化能力。还有中脘穴,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处,对改善脾胃功能很有效。神阙穴也不错,也就是肚脐,艾灸这个穴位可以温阳散寒、健脾和胃,促进胃肠蠕动。不过,小儿皮肤比较娇嫩,艾灸时要注意温度,避免烫伤皮肤。
-
小儿消化不良艾灸哪里一,身柱穴。身柱是儿童治百病的穴位,身柱穴在背部棘突下,取穴时使孩子自然正坐平肩,略向前低头,在第三胸椎下陷中取之。常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吐乳、小儿泄泻、腹胀、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夜不安神、夜啼、感冒、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肺结核、哮喘、惊风、发育不良等。二,神阙穴。神阙就是肚脐眼,是循行于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