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发热程度如何分级
病情描述:
发热程度如何分级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发热程度的分级,可分为低热,中度热,高热,还有超高热。以口腔温度测量为标准,体温在37.3~38度属于低热,38.1~39度属于中度热,39.1~41度属于高热,体温超过41度以上,属于超高热。
意见建议: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症状是外界因素的入侵,使机体的致热源发生了改变,有感染性因素,还有非感染性因素,大多数的发热是感染性因素导致的,要结合症状,积极的控制感染。同时在出现发热时要多注意休息,多喝水,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及生冷的食物,不要去人流量密集的地方,以免出现有交叉感染。
为你推荐
-
如何判断肥胖的程度肥胖的程度,我们现在按世界标准来说的话,用体重指数来判断。体重指数一般是指的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体重用千克表示,身高用米来表示。我国的标准是18~24之间,WHO的标准是18~25之间。一般这个范围之内,我们都称之为正常,大于24以上我们称之为体重超重,大于28以上我们称之为肥胖。所以判断的程度一般来说按体重指数,24以下为正常,24~28称为超重,大于28以上称之为肥胖,大于35以上我们称之为过度肥胖。01:17
-
心衰是如何分级的心衰是如何分级的,这有很多的病人来会来问我们,说我今天的心衰给我诊断的是,心衰二级,我上次住院说是我心衰三级,有时候大夫又跟我说,我是心衰一级,这就是来源于我们临床里边心衰的分级。一直沿用是美国的,纽约的心脏分级来做的,我们按照纽约心脏,就1928年它的分级来说,把心脏的功能,按照它的功能高低分为四个级别,这四个级别指的是,如果处以一级的是指有心脏病,但是基本上不受你日常活动的限制,也没有不会引起,就说是你日常的活动不会引起症状,没有什么疲乏、呼吸困难、心慌,甚至心绞痛的发作。如果被诊断为心衰二级了,心脏病的病人,他的体力活动会受到影响,但是受到的比较轻,限制比较轻,你再去休息以后,很快这种症状就能够缓解了,就消失了。但是如果你稍微增加活动量,病人的症状又出现了,这时候的级别是心衰的二级,如果诊断到了心衰三级,那么就说他日常的体力活动明显,受到限制,甚至你小于平时的体力活动的量,都会出现心衰的症状,像刚才说到的乏力、心慌、呼吸困难、心绞痛都会出现。如果诊断到了心衰的四级,你坐那地方休息,更别提是日常的活动了,平时的休息状态下都会出现心衰,这就是达到了所谓的心衰的晚期,甚至终末期的时候了。其实这个分级,这是临床中常见的,对于我们治疗最有用的是什么呢,是心衰的,我们说分的阶段,又根据这种情况便于好治疗,我们又把心衰分了四个阶段,分为A、B、C、D,4个阶段。这几个阶段,对于病人来说,更能够了解自己的情况,也有利于治疗。处以A阶段的人是,病人这时候没有心衰,还不能被诊断心衰,甚至还没有其他的病,但他有一些高危的、会得心衰的高危的一些因素存在,病人说这时候会有高血压、有冠心病、有糖尿病,如果你不去控制,会出现心衰的。但这时候病人没有心衰,所以说人说防微杜渐,治病要治本,想治心衰,还没有出现心衰。为了不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不影响自己的寿命,那么就在心衰的A阶段的时候,就注意去控制这些,心衰的高危因素去。如果到了心衰的B阶段,那么就说是虽然我没有症状,也没有体征,也没有其他的情况,但是我已经有了这些刚才说的,心衰的高危因素,已经造成了心脏肥厚了,左室肥厚了,甚至心脏瓣膜疾病也出现了,但是还没有症状,还出现了一些陈旧性的心肌梗死,这些情况,冠心病的情况都已经有了,那么怎么办,虽然没有症状,但已经到了心衰的B阶段,如果进展到了心衰的C阶段,就是说你已经有了,心衰的这些基础的疾病了,同时有了明显的症状,伴随着都出现了,可能你这时候已经到了临床上,刚才说的分级的第三级,或者是好一点到二级或三级,那么到了心衰的终末的,就是那个阶段D的时候,也是像刚才说的分级的,心衰的四级阶段,就是终末阶段,可能到了这时候,我们用心衰的普通的治疗,已经没有太多的好的办法了。治疗心衰不管是分级也好,分的阶段也好,到了这个最后的终末阶段,根本性的治疗就是心脏移植,没有太好的办法,我们要控制的说的是,药物的治疗,一般性的治疗,平时谈到的让您注意休息、规律的饮食、合理的饮食结构或者是别停药,规律的去用药,合理的去用药,都是在心衰的前面几个级,甚至是前面几个阶段来定的。06:18
-
发热程度如何分级发热可以根据体温的高低进行分级,分为低热、中热、高热和超高热。一般出现了低热的现象,积极的寻找病因是最为重要,先不着急退烧,尤其是不明原因的低热,盲目的退烧可能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但是对于高热的处理就不太一样了,除了进行寻找病因的治疗以外,积极的退热也是比较重要的,尤其对于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如果不退热,出现了高热的现象,可能会诱发一些高热惊厥的出现,会对孩子的脑细胞、脑功能产生一些损伤,所以可以积极的进行退热。比较常用的退热方法,有物理降温或者是退烧药退热,退烧药可以选择布洛芬混悬液或者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退烧的效果都还是比较好。以上的方法仅供参考,具体的检查和治疗措施,应该去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语音时长 01:08”
-
发热程度分级通常我们可以用水银体温计或者电子体温计测量腋窝下的温度,正常的体温一般是36-37度。37.1到38度属于低热。38.1-39度属于中热。39.1-41度,属于高热。体温超过41度以上属于超高热。如果达到41度以上,可能会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度以上,可能会导致有休克或者严重的并发症。达到43度者则存活率很低。一般体温在38度以下,主要给予物理降温和机体的控制原发病的治疗,不给予药物降温处理。体温超过38.5度以上,结合病情在进行物理降温和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以给予药物降温治疗。语音时长 01:15”
-
面肌痉挛严重程度分级如何判断病情分析:面肌痉挛通常分为:1级,患者症状轻微,相应外界刺激时会轻微眨眼、面部抽动;2级,患者自发、不自主的出现面部轻度抽搐,不伴有功能障碍;3级,患者出现单侧面部痉挛,同时伴有轻度的功能障碍;4级,患者出现严重的面部抽搐,同时伴有功能影响,甚至如由于长时间持续的面部抽搐,患者无法睁眼,不能正常生活、工作。意见建议:轻微的面肌痉挛,通常采取保守的方法治疗,可以用维生素b1、甲钴胺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配合做局部的热敷、按摩、针灸、理疗、外用药膏等治疗,也可以服用卡马西平等药物。如果保守治疗的效果不明显,可以采取显微血管减压术等手术的方法治疗。
-
肝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如何进行分级病情分析:通常将肝脏的炎症程度分为G0、G1、G2、G3、G4五个级别,将肝纤维化的程度也是分为S0、S1、S2、S3、S4五个级别。根据肝脏穿刺活检的情况来进行分级,分级后有利于我们判断患者的病情属于哪一种程度,需不需要进行治疗,是否有发生肝硬化的风险。意见建议:患者在患病期间应当低脂肪、高纤维素饮食,进食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要戒酒。病情稳定期间可以适当的活动,增加体育锻炼。
-
发热的程度分级临床上根据发热的温度会把发热分为低热,中热,高热和超高热的现象,在不同的部位测量体温也具有不同的温度划分。比如在口腔测量体温的时候,体温大于37.2℃,小于等于38℃就认为是低热的表现,体温大于38℃,小于等于39℃属于中度的发烧。如果体温大于39℃,小于等于41℃就是高热的现象了。出现了高热建议及
-
口腔发热程度分级如果出现了发烧的现象,根据口腔的温度来进行分级是比较常用的,比如体温超过了37.2度,在37.3度到38度之间的时候属于低烧;如果体温在38.1度到39度之间的时候,属于中度发热;体温超过39度,小于41度,属于高热的现象;如果体温超过了41度,就算是超高热。一旦出现超高热是特别危险的,尤其是体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