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脚扭了什么时候能走路
病情描述:
脚扭了什么时候能走路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脚扭伤了之后需要积极的完善检查,明确损伤的具体程度,如果具有手术指征,需要积极的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有骨折的情况下,一般来讲至少6到8周的时间才能够下床行走,如果仅仅是软组织的损伤保守治疗的话,3到4周的时间就可以下床行走了,但是需要积极的进行石膏固定。
意见建议:
为你推荐
-
小孩什么时候会走路通常小孩在1岁时会走路,但每个小孩运动发育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可能早晚不同。不要让小孩过早学走路,如果过早学走路,小孩的骨骼还没有发育成熟,容易造成小孩下肢弯曲。小孩的发育通常是有阶段性的,如1个月会抬头、3个月会翻身、6个月会坐、8个月会爬、10个月可以扶着床栏杆慢慢站立、1岁会走,但部分小孩到1岁时需要家长用双手或单手扶着走,多数小孩在1岁3个月,即15个月时可以安稳独走。宝宝学会走路最晚不会超过1岁半,若到1岁半时不会走路需注意给小孩进行训练。另外,也要注意小孩是否存在缺钙问题,必要时带小孩到医院进行检查,观察运动功能是否存在发育迟缓的问题。01:26
-
脚扭了有哪些禁忌脚扭了是一个常见的外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禁忌有热疗、按摩、负重、不恰当的活动等。第一,脚扭了就不要再运动,不要负重,要休息,不要使用蛮力。第二,脚扭了除了休息以外,还要注意局部的处理,扭伤以后可能会有出血、肿胀,可能会有韧带、软骨、骨的损伤,这时候组织会很快肿胀起来,甚至还会有出血,所以不要热敷,有的患者外伤以后会用热水去泡,会用热毛巾进行热敷或用烤灯去烤,甚至于用酒、用点燃的酒去按摩等,对损伤是不好的。第三,不适当的按摩或者是手法,对局部的组织也会加大损伤。01:54
-
骨折什么时候能走路对于骨折的病人什么时候能走路主要看骨折断端什么时候能够稳定,因为只有骨折断端稳定以后才能够承受身体一部分的重量,才可以拄拐逐渐的下地走路活动。这种情况只是针对于下肢骨折的病人,如果说病人的骨折部位是足部,如果想要下地走路,按照正常骨折愈合的时间需要六周左右。而对于小腿部位的骨折,就需要8到10周的时间,而对于膝关节部位的骨折下地走路,必须10到12周才可以。而对于股骨干部位的骨折病人需要12周以后,才可以逐渐的下地轻负重活动。而对于骨盆和脊柱部位的骨折,想要下地走路,必须要八周以后,而对于上肢骨的骨折一般在疼痛减轻以后就可以下地走路活动。语音时长 01:23”
-
脚骨折什么时候能走路脚骨折是一个很广的概念,包括脚趾的骨折,或者是跟骨的骨折,距骨的骨折,不同类型的骨折,走路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的。如果是趾骨的骨折,相对来说,负重比较小患者一般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逐渐的下地行走了。而如果是跟骨的骨折,或者是距骨的骨折,相对来说负重是比较大的,那么基本上建议患者3个月以后再逐渐的下地活动。建议患者千万不要过早的下地活动,过早的下地活动或者是负重会引起骨折处的移位,而会影响到愈合甚至是造成出现不愈合的情况发生。语音时长 01:09”
-
脚腕扭伤什么时候可以走路脚腕扭伤之后需要积极的完善检查,明确损伤的具体程度,如果具有手术指征,积极的进行手术治疗,如果出现了骨折,一般需要进行固定6到8周的时间才可以逐渐的行走,如果是软组织的损伤比较严重的话,需要5到6周的时间才能够行走,如果扭伤的软组织不严重,一般进行固定3到4周的时间就可以了。
-
骨折什么时候能走路病情分析:发生骨折,主要是看什么部位,如果不是下肢骨折,在不影响体位的情况下,可以走路轻微活动。如果是大腿或者是脚踝发生骨折,这种情况下,至少4到6周以后才可以拄拐,逐渐下地活动,彻底恢复需要3到4个月以后能够走路。意见建议:建议患者在下地活动,走路之前一定要通过复查,不能盲目自行活动,避免由于骨折没有愈合造成二次损伤,一定要听从医生的指导,做好后期的功能锻炼。
-
宝宝什么时候会走路宝宝一般一岁左右会走路,但是具有个体差异性,还需要根据宝宝具体情况。婴儿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三个月左右抬头,六个月左右会独坐,八个月左右会爬行,十个月左右开始学会站立,十一个月左右开始学会迈步,一般在一岁左右可以独立行走数步到十几步不等。由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有的宝宝学走路比较快,可能
-
宝宝什么时候会走路?在宝宝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父母都满怀期待地见证着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其中,学会走路无疑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标志着孩子身体发育的显著进步。那么,宝宝究竟何时会走路呢?在日常生活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项?本文带大家了解。通常来说,大多数宝宝在12至18个月之间会开始尝试独立行走。然而,这个时间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