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肾病的临床表现根据发病前的情况可分为急性、慢性放射性肾炎。急性发射性肾炎潜伏期为接受放射线照射后四到十二个月。在发病前期出现血压升高、贫血、心脏扩大,检查可发现蛋白尿,一旦症状出现其迅速发展为极度疲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水肿、顽固性贫血、高血压、左心衰竭,肾功能可成中度或严重损害,甚至可发展为尿毒症。化验检查可见贫血蛋白尿,也可有管型尿和镜下血尿,肾功能下降。
慢性放射性肾炎可由急性期演变而来,部分患者也可在接受放射性照射数年至数十年发病。临床表现类似慢性间质性肾炎,呈慢性病程。主要症状有贫血、高血压、水肿,也有病人接受放射线照射后数年无其他症状,但持续出现轻度蛋白尿或血压中度升高。化验常见有单纯性蛋白尿,失盐性低渗尿,贫血,肾脏浓缩功能差,有低血钠、低血钾和酸中毒,可出现肾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