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感染治疗原则有以下几点:
一:明确感染的性质,临床上出现了泌尿系感染症状时必须明确其性质和致病菌,依据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有针对性的用药这是治疗的关键,上午尿细菌培养结果时可先根据尿沉淀涂片革兰染色,初步估计选择恰当的药物。
二:鉴别上尿路感染还是下尿路感染,在治疗上二者有所不同,前者症状重,预后差易复发,后者症状轻,预后佳少复发。
三:明确血型感染还是上行感染,血型感染发病有高热、寒战症状,应用血浓度高的抗菌药物静脉给药。上行感染的膀胱刺激症状为主,应用尿液浓度高的抗菌药物和结晶药物。
四:查泌尿系统有无梗阻因素,泌尿系梗阻尿路感染的直接诱因同时感染后若有梗阻存在则不易治疗,易产生耐药性菌株,容易复发。
五:检查有无泌尿系感染的诱发因素,并加以纠正。
六:测定尿液ph值,治疗前应测定尿液ph值为酸性易选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等,使尿液碱性化抑制碱性的生长,并选用适合于碱性环境的抗菌药物,反之尿液为碱性则选择酸性药物,维生素c,氯化胺,用适合于酸性环境的抗菌药物。
七: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治疗泌尿系感染的目的是达到尿液无菌,因此治疗时必须注意尿液中要有足够浓度的抗菌药物,而不是单纯的依赖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尿中浓度要比血液浓度高数百倍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