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患者能自我觉察自己有病吗?

00:00
2:09

医生主讲实录

​精神疾病患者对自己疾病能否认识也就是说能否察觉,在精神医学上我们称之为自知力。精神疾病患者与躯体疾病患者有一个明显不同的特点就是有无自知力。躯体疾病患者由于有自知力,对自己的病情紧张、焦虑,迫切地找医师求治,希望医师能使自己的病情得到缓解;而一些精神病人则恰恰相反,否认自己有病拒绝治疗。但这些病人只见于一些重性精神病患者,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症、抑郁症)、偏执性精神病。

对于一些轻性的精神疾病患者,大多数是具有自知力的,如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另外重性精神病患者也往往有例外的情况,由于长期反复住院,使得患者也承认自己有病因而一些医师判断该病人具有自知力其实病人有无自知力还应从以下三点进行判断:

(1)对自已不正常的精神症状及精神状态及其心理能够理解、叙述。

(2)对目前或以往的精神症状及精神状态及其心理能够有正确的认识和批判。

(3)有治疗的愿望并配合医生的治疗在精神科的临床实际工作中,自知力判断对精神疾病患者的诊断、治疗、结果及预后的判斷均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所以应对病人情况加以分析,综合判断。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