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是因为乳糖不耐受吗

00:00
02:53

医生主讲实录

幼儿腹泻和乳糖不耐受的关系,腹泻儿童的常见多发病发病率极高,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居第二位是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腹泻出现的高发年龄是六个月到两岁的儿童,我国每年五岁以下儿童患腹泻三亿人次,因发病率平均为1.9次每人。

腹泻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当可以转为迁延性,慢性腹泻造成儿童营养不良和发育障碍,婴儿腹泻中非常常见的病因就是乳糖不耐受,如果不能早期的缺失,部分患儿会演变成迁延型和慢性腹泻,其中包括医生诊断为生理性腹泻的婴儿中其实很多,就是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在乳糖酶缺乏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称之为乳糖不耐受。糖是一种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乳汁中的双糖,牛奶及乳制品富含乳糖,母乳中乳糖含量为7.2个每一百毫升,牛乳中乳糖含量为4.7克每一百毫升。乳制品是婴幼儿主要的能量来源,乳糖为婴幼儿提供约20%的能量,再生长发育过程中乳糖不仅在能量供给方面给了重要作用也参与大脑的发育过程,乳糖的吸收部位主要在空肠和回肠,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分泌的乳糖酶,将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细胞的主动转运而吸收,所以乳糖酶是消化吸收乳制品不可去少的消化酶,乳糖消化和吸收环节的任何一部受到阻碍都会导致肠腔的吸收,在小肠段未被消化得。过多的乳糖使细胞内小分子物质渗透作用进入肠腔导致渗透性腹泻,未被肠道消化的乳糖进入结肠后肠道内的菌群会将乳糖分解为乳酸,等链脂肪酸,等酸性物质,并且释放氢气和甲烷,刺激肠道蠕动,从而出现腹泻恶心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