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的血清学,病理学诊断方法,主要为临床诊断,具有口,眼,生殖器损害或者加上皮肤损害者可确定诊断,针刺实验阳性有助于诊断,但不是确诊白塞病的必要条件,对不完全型或者不典型者,应结合系统表现加以综合分析。
白塞病的皮肤病变包括结节红斑样病变,假性毛囊炎,脓性丘疹,痤疮样皮疹。针刺实验也称皮肤非特异性过敏反应,即针刺后12到48小时开始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斑丘疹,进而发展为水疱,脓疱和结痂,一到两周消退。
白塞病病人针刺实验阳性率为57.9%到70%,高于正常人群,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其诊断的特异性较高,与病情的活动有一定相关性。病情重时阳性率高,程度重。同时进行多部位的针刺实验时,有的出现阳性结果,但有的却阴性,病人在接受静脉穿刺的检查或者肌内注射的治疗时,也往往出现针刺阳性反应,静脉穿刺出现阳性率高于皮内穿刺的阳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