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风湿性心肌炎最早的临床表现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的杂音,此杂音由瓣膜反流造成,可单独或同时出现,二尖瓣区的杂音最多见。病变轻微的局限性心肌炎,可能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弥漫性心肌炎可有心包炎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如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心悸、呼吸困难以及水肿等。
风湿性疾病易出现哪些心肌损伤
00:00
1:01
医生主讲实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
什么是下肢缺血性疾病下肢缺血性疾病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下肢动脉的狭窄或者闭塞、血流的灌注不足,从而导致下肢出现一些间歇性跛行,或者说溃疡,或者坏疽,这么一类表现的一些疾病。下肢缺血性疾病,应该说是困扰着我们很多的病人,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患者,据统计在欧洲、北美,大概有三千万的这样的患者,它的发病率大概是5%左右,在中国进行了一项统计,也就是在北京,超过60岁以上的老人,它的发病率大概在20%,由于它的一些症状,比如说间歇性跛行、坏疽、溃疡等等,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类疾病。01:21
-
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病因对于下肢缺血性疾病来说,我们认为有两大类原因,一个就是急性的下肢缺血性疾病,往往是由于下肢急性肢体动脉的栓塞,或者说是血栓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急性动脉栓塞的病例当中,80%以上往往是存在着心脏的腹壁的血栓、腹壁血栓的脱落。而在这些病人中,70%病例可能都伴有房颤这一类的疾病,使得一些栓子脱落,导致了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发生,这是急性的。对于慢性的下肢缺血性疾病来说,我们常见的原因包括,动脉的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的脉管炎,还有大动脉炎等等,这些是它的常见原因。另外就是糖尿病,发生这种动脉硬化的概率要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19倍,所以说这些疾病,都是可能导致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原因。01:44
-
风湿性疾病分类有哪些在临床上,风湿性疾病分类有以下一些方面:1、弥漫性结绨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炎等。2、与脊柱相关的关节炎,如强直性脊柱炎,牛皮癣关节炎等。3、退行性关节病,如骨质增生等。4、与感染有关的关节炎,如化脓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等。5、代谢以及内分泌所致的疾病,如痛风,假性痛风等。6、与肿瘤相关的风湿性疾病,如滑膜肉瘤,多发性骨髓瘤等。7、神经性疾病所致,如脊神经根病变等。8、伴有关节表现的骨骼,滑膜以及软骨疾病,如骨质疏松,缺血性骨坏死等,9、非关节性风湿病,如软组织风湿症,肌腱炎等其他一些,如复发性关节炎,肉瘤样病等。语音时长 1:50”
-
何为风湿性疾病风湿病学是研究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慢性疼痛性疾病的学科,风湿性疾病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肌肉,滑囊,肌腱,肌膜等的一组疾病,不论其发病原因是感染性的,如莱姆病、淋球菌关节炎等。免疫性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代谢性的,如痛风,退行性的,如骨性关节炎等,地理环境性的,如大骨节病,遗传性的,如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等,肿瘤性的,如多发性骨髓瘤等,风湿性疾病,可以是全身性或系统性的,如几乎所有的结缔组织病,可以是局限性的,可以是器质性的,也可以是功能性的。语音时长 1:43”
-
儿童风湿性疾病有哪些种类1,全身发病型,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发病型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约20%JRA病人表现此型。 2,类风湿因子阴性多关节型。 3,类风湿因子阳性多关节炎型,占5%~10%,年龄多在8岁以上,多为女性。 4,少关节型,少关节型病人中有50%左右仅限于一个或很少几个关节受累。
-
怎么治疗风湿性疾病病情分析:中医综合舌脉症辩证组方,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根据风、寒、湿、热虚等病因不同,辨证治疗。可以口服中药,结合中医外治法如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火罐、刮痧等可以更好地控制其进展。意见建议: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检查,明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辩证治疗。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清淡饮食。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
风湿性疾病治疗有哪些治疗风湿性疾病,主要是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的措施,还要积极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也要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防止出现重要脏器的严重损害。比如针对患者的皮肤黏膜病变,一般可选择抗疟药羟氯喹或者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针对患者的胃肠道粘膜的病变,可应用抑酸剂或者促胃肠动力药对症处理;针对
-
风湿性疾病的病理特点有哪些风湿病的病理改变有炎症性反应和非炎症性病变,不同的疾病及病变主要出现在不同的靶组织。骨关节炎,主要是关节软骨的变性。系统性硬化症是皮下纤维组织增生、硬化。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强直性脊柱炎则是附着点炎。干燥综合征的病理基本是唾液腺炎以及泪腺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炎性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