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研究发现,那么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障碍本质上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的表现。
大部分精神分析理论对躁狂的理解,是把它视作是对深层抑郁的防御,但并不能圆满地解释为什么临床上有些患者只是单相抑郁,有的这发展为了双向。
弗洛尹德解释抑郁是愤怒转向自身。精神能量回撤到自我,当自我能够摆脱上诉客体所导致的束缚的时候,狂热地寻找新客体来投入曾经回撤的大量的精神能量,这个时候躁狂就出现了。说明的就是弗洛伊德对自己的解释也并不满意。
后来,有学者提出躁狂本质是一种有抑郁位点启发的,极端的防御方式,异位点,一方面感到被坏客体破坏并对此防御,另一方面同时苦苦的思念好的客体。躁狂防御恰恰能够掌握和控制危险的坏客体同时拯救和恢复好客体。因此,防御了抑郁位点的痛苦和感受,躁狂防御包括无所不能,否认也是理想化防御,将躁狂理解为对这个抑郁感受的防御。虽然能够解释一部分临床现象,比方说有些患者的对于父亲丧失产生新快感,夸大性的消磨对的体验,但是总体上它的解释能力还是存在的一些明显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