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心内膜感染的因素主要有:
第一,病原菌侵入血流,引起菌血症、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并侵袭心内膜。
第二,心瓣膜异常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积聚繁殖。
第三,防御机制的抑制,肿瘤患者使用细胞毒性药物和器官移植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临床经过与病原微生物有关,微生物包括各种细菌、真菌等,传统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大类,其临床经过及病理变化均有所不同。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于被累心内膜常由溃疡形成,故又称为溃疡性心内膜炎,此类心内膜炎病急剧,多由独立较强的化脓菌引起,其中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化脓性链球菌。通常病原菌先在机体某局部性引起化脓性炎症,包括化脓性骨髓炎、痈、产褥热等。
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肿瘤、心脏手术、免疫抑制等,病原菌则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并侵犯心内膜。此型心内膜炎多发生在本来正常的心内膜上,多单独侵犯主动脉瓣或侵犯二尖瓣。亚急性者主要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首先为心脏瓣膜病,其次为先天性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