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脱性骨折可能

00:00
2:26

医生主讲实录

撕脱性骨折是指肌肉的强烈收缩或牵拉使肌腱和或韧带附着点的骨质出现部分或者全部被撕裂、剥脱的一种骨折表现,常伴有肌腱或者韧带的损伤,是骨科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大多是由于直接转筋或者间接地扭伤拉伤所引起,好发于青壮年或者运动员。

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症状包括受伤部位局部肿胀、疼痛、压痛以及肢体关节活动受限等等。如果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常造成骨折处的畸形愈合,慢性疼痛,肢体关节功能障碍,关节僵硬等严重的后果。外伤后通过骨科专科查体以及x光片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临床上常见的撕脱性骨折多发生于靠近关节部位以及肌肉韧带等组织附着部位,比如肩关节的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肘关节处的肱骨内髁或外髁撕脱性骨折,髋关节处的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膝关节处的筋骨髁间棘突撕脱性骨折,髌骨撕脱性骨折,以踝关节处的内踝或者外踝撕脱性骨折。

对于无明显移位的撕脱性骨折,一般采用石膏外固定,局部制动的方法。对于移位明显尤其是下肢的撕脱性骨折一般采取手术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一段时间后,根据专科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功能康复训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