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是通过药物改变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使心律失常发作减少或者消失,通常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阻止快速钠通道,发生膜电位稳定的作用,常用的药物有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比胺,美西律,利多卡因等。
第二类,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是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普萘洛尔,艾司洛尔等。
第三类,阻断钾通道,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延长负极,代表的药物有胺碘酮,溴碘胺等。
第四类,阻断慢通道钙通道,常用于有维拉帕米。
需要指出的是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都可以引起新的心律失常或者使原来的心律失常加重,所以在应用中必须注意。